摘要:協調包括新疆地區在內的西部地區科教文衛事業的全面發展,是西部大開發主要戰略目標之一。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七年以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并且取得了較為輝煌的發展成績,推動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的歷史性跨越。本文綜合分析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事業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七年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并針對性提出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對策和建議,為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疆地區;高等教育;西部大開發戰略
引言
自2000年1月,國家成立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以后,包括新疆在內的12個省市自治區被納入中央西部大開發范圍內,中央對此給予了大力支持,推動了新疆地區的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更是對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力。
一、西部大開發中的新疆高等教育地位和限制因素
1.西部大開發中的新疆高等教育地位。
眾所知周,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人的勞動效率,教育是對人力資源的投資,它是經濟增長的最直接影響因素。對于高等教育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學術界一般都用綜合要素生產率來計算其在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新疆財經大學學者謝樹青①于2013年在新疆大學學報上發表的《新疆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拉動研究》文章中指出,自2000年以后,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數量因子每增加一個百分點,那么新疆地區的GDP總量也將會增加0.016%,高等教育發展對于新疆地區經濟增長存在拉動作用。
2.西部大開發中的新疆高等教育發展限制因素。
2000年以前,與其他地區相比,新疆地區的高等教育投入產出比遠低于全國平均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利因素限制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
第一,新疆地區高等教育成本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新疆地區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總面積1/6,共有46所普通高等院校,占全國2595所普通高等院校比例的1.77%,其中如石河子大學、塔里木大學、喀什大學、昌吉學院等高校都處于零散分布狀態,高校聚集度較差,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語種教學,師生的比例也較為不合理,各個高校所處的自然環境也比較惡劣,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成本,使新疆地區高等教育成本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第二,新疆地區人才流失率較高,無形中降低了高等教育投資實際效益提升。相比較全國其他省市自治區而言,新疆地區廣袤的國土面積上,南疆地區和北疆地區,中心城市和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均衡性更為明顯,而且新疆地區在全國地處偏遠,人才外流現象更為明顯,導致新疆地區高等教育投資主體和收益主體的分離現狀,不僅導致新疆地區高等教育投資的實際收益下降,而且也使新疆地區在西部大開發中長期處于人力資源供給嚴重不足的問題,從而直接影響到新疆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于那些人才凈流入的地區來說,無形中就降低了人才培養成本、提升投資收益率,直接提高了趨于生產力競爭水平。
第三,新疆地區高等教育體制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之前,存在體制和機制落后的問題。偏處于邊遠地區的新疆地區普通高等院校,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前,在高等教育體制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由于高等教育科研經費投入總量不足以及產學研轉化機制受限等因素,導致新疆地區的經濟社會處于較為離散的發展狀態,從而導致新疆地區的教育和科技資源存在浪費問題。
第四,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之前,新疆地區勞動者收益腦體倒掛問題較為明顯,許多受過高等教育人才與未受過高等教育勞動者之間的收入水平差距不是特別明顯,從而使新疆地區人民的接受高等教育積極性受限,在校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受到了很大限制,直接導致新疆地區高等院校畢業生整體素質降低,不僅影響了新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才數量和質量的供給,而且還對新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限制作用。
二、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的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成績
協調包括新疆地區在內的西部地區科教文衛事業的全面發展,是西部大開發主要戰略目標之一。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七年以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并且取得了較為輝煌的發展成績,推動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的歷史性跨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疆地區高等教育財政投入持續增長。
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國家對于包括新疆地區在內的高等教育經費總投入在不斷增加②。
第一,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財政投入絕對規模在快速增長。自1985年至今,客觀地說,新疆地區的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績,在教育投入資金來源渠道方面,已經形成了以國家財政投入為主、社會籌資和學費收入為輔等多渠道的教育投入格局,特別是財政教育投入方面,新疆地區的教育支出始終處于穩定增長狀況。新疆地區財政教育投入穩定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疆地區財政教育投入的緩慢增長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1985年到2000年之間,新疆地區財政教育投入從1985年的4.56億元、1990年的7.49億元,增長到2000年的31.35億元,在十五年的時間里增長了26.79億元,雖然新疆地區教育財政投入增長速度較快,但是增長總量較少,平均每年的教育財政投入經費增加只有1.79億元;第二階段是新疆地區財政教育投入的較快發展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從2000年到2010年之間,這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第一個十年時間,新疆地區的財政教育投入從2000年的31.35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399.83億元,在十一年的時間里增長了368.84億元,平均每年增長了33.49億元;第三階段是新疆地區財政教育投入的快速發展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從2012年到2016年之間,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時間,新疆地區財政教育投入從2012年的462.72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673.8億元,平均每年增長了42.21億元,五年時間累計投入2870.5億元,體現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對于新疆地區教育重視程度,展現了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以來的新疆地區教育規模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
第二,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新疆地區教育財政投入相對規模也在顯著增長。教育財政投入的相對規模一般以財政教育投入在地區GDP中的比重和財政教育投入在地區財政支出中的比重來衡量,它反映的是教育在地區經濟中的重要性和地區財政投入中的比重地位。2006年以前,新疆地區教育支出在地區GDP中的比重一般都保持在3%左右,但是自2007年以后,西部大開發進入第二個五年,新疆地區教育財政投入占地區GDP比重得到顯著提高,保持在4.05%,到了2009年以后,這個比例已經達到了5.61%,大大超過了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4%的比重,在2016年甚至已經達到了新疆地區GDP的7%;在教育財政投入占同期地區總支出方面,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新疆地區教育財政投入占地區財政總投入的比重始終處于攀升狀態,2006年占新疆地區總財政支出的12.45%,2016年已經提升到13.67%的比重。由此可見,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新疆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加大了教育財政投入。
2.新疆地區高等教育規模實現歷史性跨越。③
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后,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西部地區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教育在新疆地區的基礎性、全局性和先導性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和提升。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疆地區普通高校數量和規模的增加。隨著新疆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對于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強烈,從而推動了新疆地區普通高校數量和規模以及質量方面都顯著擴大。首先,新疆地區高校數量不斷擴大。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之初,新疆地區只有17所普通高等院校,2010年增加到32所,十多年的時間里增加了15所高校,但截止到2016年,新疆地區普通高校數量就已經增加到47所,短短的五年時間里增加了15所,其中本科院校18所(含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新疆財經大學商務學院、新疆醫科大學厚博學院、石河子大學科技學院等五所民辦本科院校)和29所專科院校,形成新疆地區普通高校數量的跨越式發展局面。二是新疆地區普通高校辦學規模顯著提高。辦學規模的直接體現就是在校生數量的增加。上世紀80、90年代,新疆地區在校生數量增長率基本上和全國在校生增長率保持一致,但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后,隨著新疆地區普通高校數量的大幅增加,新疆地區在校生規模保持了較快增長,甚至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之初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996年,新疆地區高校在校生數量為1.24萬人,2008年增長到7.47萬人,2011年增長到27.28萬人,2016年增長到33.91萬人。由此可見,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地區高校在校生數量得到突飛猛進。三是新疆地區高等教育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主要從高校檔次、人才培養檔次兩個方面體現:2000年,新疆地區各個高校在校研究生為1196人,占同期3.1萬在校本專科生中的3.8%;2011年,新疆地區40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所,占比27.5%,在校研究生1.4萬人,占同期25.87萬在校本專科生中的5.4%,在校博士生達到840人;2016年,新疆地區的47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3所,占比27.6%,在校研究生1.9萬人,占同期31.99萬人本專科中的6%,在校博士生1193人。石河子大學和新疆大學先后列入到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以后。新疆地區高等教育質量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2017年國家確定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名單中,西部地區12個省市自治區中有27校50個學科進入名單之列,新疆地區的新疆大學進入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之列、石河子大學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之列由此可見,近年來新疆地區高等教育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3.新疆地區高等教育改革步入換擋提速。
第一,新疆地區不斷加快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西部大開發展戰略實施以后,隨著黨中央和國家對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新疆地區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也進入了一個深水區,特別是兩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對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提出了戰略部署。新疆自治區黨委明確提出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科技和教育為支撐,推動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要求,從而把新疆地區的教育提高的立區之本的戰略高度,制定并實施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不斷增強高校科技創新服務能力、優化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結構、整體提高新疆地區的高等教育質量等;2012年,新疆地區出臺了《關于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暫行辦法》、《關于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暫行辦法》、《關于高層次人才引進暫行辦法》、《關于加快人才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決定》,以制度保障了和財政投入保障的方式,推動了新疆地區高層次引進、選拔、培養和任用的良好機制。通過新疆自治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展業建設計劃和新疆自治區重點學科建設計劃和民漢雙語翻譯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為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發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環境。
第二,新疆地區不斷加大對外高等教育合作力度。2001年,國家啟動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后,在教育方面,教育部專門啟動了“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重點在學術交流和合作、人才培養及學科建設等方面的對口支援給予了扶持和要求; 2005年6月,為了對對口援疆工作深化,對新疆地區高校學科結構進行優化,促進新疆地區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國家教育部專門制定了“援疆學科建設計劃”,啟動實施了援疆學科建設計劃,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國內40所部屬高校為主體,對口支援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塔里木大學、新疆醫科大學和新疆農業大學等11所高校中的82個一級學科建設發展。在援疆計劃的推動下,新疆地區高校對外交流得到快速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教師隊伍,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2.98萬人,其中專任教師2.00萬人,少數民族專任教師0.61萬人,占30.32%。本科院校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占70.26%,高職(專科)院校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占23.46%,普通高校生師比為18.38∶1。
三、總結
高等教育在新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先導地位和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成本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才流失率較高降低教育投資效益、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難度較大等不利因素的限制下,新疆地區的高等教育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推動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的高度重視下,新疆地區高等教育取得了財政投入持續增長、規模實現歷史性跨越、教育改革步入換擋提速等良好發展局面,充分展現了只有加強黨的領導,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新疆地區的高等教育事業才能取得輝煌成就。
參考文獻:
[1]謝樹青.新疆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拉動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2013(3):13-18.
[2]蔡文伯,羅俊.西部大開發10年來新疆高等教育的成就與反思[J].2010(10):34-38.
[3]張建仁.新疆教育事業發展 現 狀 與 未 來 展 望[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9(3):18-21.
[4]汪金龍.論西部高校核心人力資源的流失[J].教育研究,2009(70):90-94.
[5]陳霞,郭衛香.跨越式發展下新疆高等教育投入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2013(9):25-29.
注釋:
①謝樹青.新疆高等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拉動研究[J].新疆大學學報,2013(3):13-18.
②因歷年高等教育投入的數據統計口徑的不一致,故本文使用教育財政投入口徑進行計算。數據來源于新疆歷年統計年鑒。
③數據來源于相關年度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作者簡介:汗克孜·伊布拉音,女,維吾爾族,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教師,副教授,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研究方向:民族地區的行政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