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
摘要: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扶貧工作到了攻堅階段。為了解決貧困這一問題,我國開啟了精準扶貧模式。在社會治理社會化的現在,政府主導下的精準扶貧也有多方力量在參與,社會企業就是其中不能忽視的一股力量。本文就筆者在A公司參與的繡娘培訓項目為例,分析了社會企業在助力精準扶貧時資源、解決就業和因地制宜這三方面的優勢,并探討了其在前期調研、制定方案和評估上的不足,期待社會企業在助力精準扶貧時有更好的表現。
關鍵詞:社會企業;精準扶貧;優勢和不足
一、引言
貧困是一個國際化問題,也是中國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我國扶貧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1978年到2015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7.15億,貧困人口年均減少2647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91.8%,距離扶貧目標的完成只剩下“最后一公里”。[1]隨著精準扶貧的深入開展,許多社會力量嘗試在這一領域中做出自己的貢獻,其中包括社會企業。而社會企業和普通企業有哪些不同呢?社會企業在精準扶貧中能起到什么特殊的作用嗎?又有哪些限制呢?帶著這些疑問,筆者結合自己在社會企業參與精準扶貧項目中的經驗,開始探索社會企業助力精準扶貧的優勢和不足。
社會企業的明確定義在學界中還沒有達成共識。普遍認為,只要具有社會責任并付諸實施,從而得到社會充分認可的都應該是社會企業,不論是非營利組織還是營利組織。[2]社會企業倡導用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通過自我造血實現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而精準扶貧是對以往扶貧開發行動后果的再認識和反思。 它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合規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二、社會企業介入精準扶貧的優勢
(一)調動資源量系統且豐富
企業相對于個人和公益組織救助來說,能夠調動規模更大的資源,包括政府、資金、產業鏈等的資源。筆者曾參與的社會救助助力精準扶貧項目中,A公司通過和政府合作,展開繡娘培訓,并以合理價格回收繡娘的繡品,將這些繡品通過自己的銷售渠道出售,完成一個產品的生產銷售閉環。其中要調動到政府的宏觀調控資源,沒有政府和婦聯的配合,散落在各個鄉鎮的繡娘難以對該公司產生信任并集中在一起進行繡娘培訓。還需要調動到合適的師資,如若沒有該公司在民族刺繡保護和研發領域的長期耕耘,與該領域的大師有長期合作,民族刺繡難以找到合適的老師去研發和培訓繡娘,使其產出的繡品能夠廣泛應用在商品中。銷售渠道也必不可少,沒有銷售渠道,整個精準扶貧項目難以開展。由此可見,因為企業的商業特性,加上其開展精準扶貧項目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企業能夠調動系統且豐富的資源,以商業運作的模式有效的開展精準扶貧。
(二)促進就業,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打破貧困亞文化
我國多年的扶貧實踐證明,扶貧不是把錢給收入低的人即可,正如古話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企業助力精準扶貧,能夠提供就業崗位,培訓就業技能,使貧困人口能夠靠自己的勞動改善貧困,甚至奔向小康。A公司通過提供繡娘培訓,使那些本來就熱愛繡花的繡娘們將自己的愛好向職業發展,能夠依靠刺繡獲得不低的收入。促進就業不僅能改善其經濟情況,還能夠讓其更有自信,更加相信自己的價值,也能夠提高其家庭地位,生活幸福感更強。地區整體就業率的提升和經濟情況的改善,有利于促進該地區個人和家庭走向積極正向的循環,打破貧困亞文化。
(三)因地制宜,尊重地方特色
企業助力精準扶貧有一個最為顯著的優勢就是能夠將地方特色和優勢與商業聯系起來,在尊重當地特色和文化的前提條件下促進就業,改善當地經濟條件。A公司就是根據當地民族的刺繡文化風俗,結合自身做服裝的渠道,產出了繡娘培訓的項目,使那些繡娘們能夠將自己日常的愛好轉變成職業,并能夠在家帶著娃、喂著雞、繡著花,不用在外打工就能養家糊口。在文化層面,這既保證了民族傳統文化風俗的延續,使民族文化的傳承后繼有人,還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對外擴散,向更多的人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社會企業介入精準扶貧的不足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想要樹立自己的社會形象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希望能夠在精準扶貧上有所貢獻。但是要想把企業優勢和當地的實際情況良好的結合起來,是需要大量的前期調研工作以確保對該地區有足夠的了解,需要專業的團隊做出正確的商業方案保證投入的效益,需要后期的評估來證明項目的價值并反思不足。目前,在前期調研、制定方案和策劃以及后期評估這三方面,許多企業仍然存在不重視、不專業、不準確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很多企業主導的精準扶貧項目在開始之后發現難以被當地群眾接受,項目的順利實施都很成問題,往往半途而廢,對資源和成本都是很大的浪費,還消耗了扶貧對象的信心和熱情,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企業應該如何去避免這些問題呢?首先,在前期調研方面,企業應該提高重視程度,切實了解當地實際情況,拿到真實的相關資料。然后,在制定方案和策劃方面,可以聘請專業的咨詢團隊提供相關的公益咨詢,保證方案和策劃的科學性、實踐性和效益性。最后,應該重視評估的重要性,通過過程評估和結果評估等評估手段,對整個項目進行反思,并將獲得的經驗運用于下一個項目之中。
注釋:
[1]中商智業.我國農村貧困現狀:2015年貧困發生率為5.7%[EB/OL].http://mt.sohu.com/20161018/ n470579575.shtml.
[2]甘峰.社會企業與社會協同治理[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03):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