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整體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從目前的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實踐來看,要對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強調,首先要認識到核心素養的內涵,這樣,在內涵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核心素養的整體目標才會實現。本文就如何在英語課堂當中培養高中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分析。
關鍵詞: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
一、 引言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了核心素養這一重要概念,提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展的關鍵環節(教育部,2014)。伴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英語課程目標從培養高中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轉變,教師課堂任務逐漸圍繞著“立德樹人”和“學科核心素養”實施。所以,分析英語學科素養的內涵并就其培養做出討論對于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來講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
二、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分析
修訂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分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在英語教學中,全面深刻地認識到核心素養的這四項內容,從而在教學中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教學加強能夠有效提升英語教學的綜合效果。
(一) 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核心。從現階段的總結研究來看,語言能力主要包括了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四項基本的內容。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內化便是語言理解,而對語言知識、語言技能以及語言理解進行輸出則依靠的是語言的表達。
(二)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上的突破,是對語言背后文化的基礎分析和解讀。任何語言都具有豐富的文化,接觸并了解這種文化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語言,感受語言的魅力。
(三) 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指的是個體在思維活動當中智力特征上的差異,是對一個人進行思維發展水平衡量需要利用的重要指標。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品質貫穿于英語學習的全過程。只要學生用英語做事情,就會涉及思維。
(四) 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條件。學習能力不僅指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還包括對英語學習的體驗和態度。學習能力的養成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自我管理有一定的幫助,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拓寬學習渠道。
三、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
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基于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行教學策略的制定,這樣,學生所具備的英語學習能力才會更強。下面,我將從本人的教學實踐中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一) 聚焦主題意義,形成語言能力
語言是為意義服務的,語言能力的培養要在主題的引領下,依托語篇,以意義為主線,將零碎的語言點整合串聯成語言鏈條。我在上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單元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第一篇閱讀課文Elias story時,我提出一個問題:“Why did Elias say he had a poor and hard life?”有學生回答:He had little education and he couldnt read or write well.有學生回答:He had got a job but he couldnt stay there.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總結并作如下補充:He couldnt continue to pay the school fees and the bus fare. Also, he had no passbook to live in Johannesburg.通過總結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充分關注課文細節,對Elias貧窮、艱難和焦慮的生活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時,學生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了fee、fare、passbook等生詞的含義,并能用所學語言介紹Elias貧窮、艱難、焦慮的生活的具體表現。
(二) 深入文本研讀,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英語學科文化品格的塑造是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教材中文本中處處都有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教學資源,教師應該深入研讀本文,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多途徑塑造學生的文化品格,增強學生的文化氣息。新課標指出,一名合格的外語教師應具備開發教材資源意識,加強對學生人文品格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必修4 Unit 5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這篇Reading時,應幫助學生在深入文本解讀的基礎上,挖掘文化內涵,使學生形成對加拿大國家概況的整體認知,從而能運用所學知識遷移和創造性地介紹加拿大國家概況和文化特征,也為比較中加文化和地理概況奠定了語言和文化的基礎。在學習選修7 Unit 5 Travelling Abroad 一課時,讓學生知曉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有名的自然、歷史、文化景點,熟悉并介紹自己所在城市——福建的人文歷史或自然景觀。
(三) 問題導向設置,引領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當中的核心素養,從具體的教學來看,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要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做好引導,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問題的設計,使其具有正確的導向性。比如在上人教版必修一的Unit 1當中,單元主題是“friendship”,為了讓學生們對“friendship”有深入的思考,我從What do you think friends are?和What do you do when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a friend?這兩個問題進行設計,在問題提出之后,學生們自己進行了思考。在單元學習完之后,我又進行了課本中“friendship”的主題概括。在學生的思考和課程內容同時進行的時候,學生對課程的印象會更加深刻,而且由于問題的發散性所致,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也得到了提升,而這中思維發散性培養正是思維品質的訓練。
(四) 擴大學生自主權,發展學習能力
新課標理念要求教學觀要轉變,應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教師不再緊緊控制課堂,而是將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從而為今后學習能力的培養創造有利條件。在上人教版必修二Unit 2 Healthy Eating Activities環節時,我是這樣呈現的:Until now we have got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two restaurants. We have also finished reading the passage come and eat here. I am curious to know what happened to Yong Hui and Wang Peng. Can you tell me your ideas? 這是一個創造性自主學習任務,在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自由學習思考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自由發揮想象,在沒有選項限定的情況下,學生可以續寫多樣化故事結尾,培養他們“寫”的能力。同時,學生也可以靈活地將文章改編成對話表演,培養他們“說”的能力。從而使他們真正意義上地發展其學習能力。
四、 結束語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積極地分析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內容,并就核心素養內容的具體培養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這對于現階段的英語教學提高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裴茹雅,關世民.基于深度學習的英語學科素養形成途徑研究[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王嬌.淺談信息技術整合背景下高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J].英語廣場,2017(11):160-161.
[3]陳艷君,劉德軍.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本土英語教學理論建構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6(3):50-57.
[4]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5]崔穎.淺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以天津市南開中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6,1624:76-80.
[6]王蓓.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5):7-8.
作者簡介:繆曉燕,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