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
摘要:初中美術教學是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價值取向是初中教學中的重要教學任務。為提高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的滲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美術;情感教育;對策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經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樣,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美術的學科性質決定了美術從產生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和情感聯系在一起,在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逐漸成為核心。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優勢,使學生成為人格完善、身心健康的人。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
1、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興趣實際上是一種情感的表現方式,同時,它也是最好的老師。一般情況下,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能對其投入熱情和精力,教學有效性也才會得到提升。而良好的課堂氛圍的創建,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傳統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教師也往往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得教學過程過于被動,往往教師在講,在畫,學生只是一味的模仿。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學習興趣自然不高,課堂效率也就不可能提高了。
教師應該適時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并通過情感教育的滲透,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與此同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各種多媒體手段的應用)積極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并充分發揮其想象力,然后將對美術的欣賞與現實中的各種美學因素充結合,來進行美的再創造。
2、加強師生情感交流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潛能處于完善階段,學習的方法和途徑與小學的時候會有很大不同,學習的靈活性也比之前有所增強,學習興趣也更加廣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來制定教學內容,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豐富多彩的美術學習活動當中,學生就可以用審美的眼光去觀察自然、生活和這個社會。把感情融入到美術學習中,提高審美能力。
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輸,而是靠心靈的感受,我們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調節功能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現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在尊重學生各種精神權利,給學生心理自由,師生平等和諧共同發展的教育,師生之問應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關系,讓學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鼓勵,得到指導和建議。
3、充分利用情感素材
初中美術教學素材中蘊藏著豐富的情感教學素材。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對教學素材進行深度挖掘。這樣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滲透的過程中,就能夠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更好地達到情感的共鳴。初中美術教材中蘊含很多關于勞動態度、愛國情懷、良好生活態度的情感素材,教師需要充分地利用這些素材在美術教學中適時有效地展開情感教育。
如,在欣賞羅中立的油畫《父親》時,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地感知作品,從而調動他們的情感。首先,可以讓學生回憶父母與自己的生活點滴,同時積極發言。其次,讓學生欣賞油畫《父親》,讓他們認真觀察作品,寫出欣賞心得。隨后,進行情感升華,讓學生將作品與天下的父母聯系起來,進行思考并積極地發表感受。最后,教師講解油畫《父親》的畫法技能。通過欣賞,學生感慨萬千,產生強烈的思想共鳴,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有助于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因此,美術教師要切實利用好情感素材,激發學生求知、求真、求美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
4、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所有的學生都需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然而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源于對生活中美的發現。那么,為了使學生能夠積極有效地感悟身邊的一切積極因素,并形成良好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教師需要做的是在課外實踐活動中不斷引導學生學會發現。例如,當學生在學習中國民間美術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民間的藝術,如剪紙、窗花、年畫等民間藝術形式。這些民間藝術蘊含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將美術的實用性和審美性高度結合。將實際的美術形式融入課堂之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成功塑造了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5、給予合理情感評價
在情感教育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給予合理的評價。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閃光點,教師要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優點并給予鼓勵,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另外,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態度給予表揚和肯定,然后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科學的分析,并給予公正合理的評價,這樣一來,不僅不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熱情,還可以提高其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同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總結: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他們的引導者,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要充分滲透情感教育,教師應采取潛移默化的方式,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充分滲透情感教育,激活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參考文獻:
[1]夏早.初中美術課程情感體驗式教學應用的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6.
[2]李彬彬.撥動情感之弦,品味藝術魅力——初中美術情感教育研究[J].中華少年,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