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亞紅
【摘要】識字寫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奠定小學語文基礎的關鍵。但是從目前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的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生識字寫字興趣低;教學方法單一等,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合理運用教學對策,激發小學生識字寫字興趣,促使主動學習,以此提高小學生識字寫字質量。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識字 寫字 問題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059-01
識字與寫字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的第一階段教學目標。教師重視小學生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增強其自主識字意識,規范其書寫格式,以此提高小學生識字寫字基本功,奠定小學生學習基礎。下文以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為內容,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學對策進行幾點探討。
一、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方法太過于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帶著學生進行機械的朗讀和抄寫生字詞,只注重對知識的鞏固,卻沒有注意到教學內容的設計過于單一,結果不僅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的語言能力也沒有得到好的鍛煉,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也就較低。
2.教學重點把握不夠準確
一般來說,教師都能夠認識到識字寫字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教學重點把握不夠準確的現象。有的教師在對生字的字義講解部分花費的時間過長,而在字音字形部分用的時間相對較少,最后學生不能夠很好地掌握生字的讀音和寫法,又不能熟練地使用生字進行組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識字寫字教學效果。
二、小學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對策分析
1.優化低年級學生識字策略
(1)創建生動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特點是年齡低、好奇心強、敏感好動。因此,其課堂集中力差,一節課中高度集中的時間基本在5-10分鐘。另外,識字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注意力更加容易轉移,識字效率也大大下降。基于此,教師應該合理創建教學情境,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做到因人而異,根據小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不同的情境內容,以此激發小學生的識字興趣,幫助小學生掌握更多漢字。
(2)增加有效互動,強化識字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除了培養小學生識字興趣之外,良好的課堂互動也是非常必要的。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增加互動情境,并應該結合小學生渴望得到認可、表揚的心理,盡量采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促使學生主動與教師交流,強化漢字記憶。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師生情誼。
比如:“天”和“人”這兩個漢字,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將學生邀請到講臺上,帶領他們身體來擺“天”和“人”這兩個字,“人”字簡單,學生只要雙手下垂,雙腳叉開就可以完成,“天”字稍稍復雜,教師可以先將一本書放在一名學生的頭上,再讓學生雙手伸平,這樣“天”字就出現了。通過這樣的情境互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對漢字結構的理解認識更深,識字效果和識字能力會提升。
2.優化低年級學生寫字策略
(1)臨摹仿寫,字形美觀
為了能夠進一步規范中年級學生書寫,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習字冊》,讓學生從臨摹楷體字開始,逐漸提高自身的書寫技巧。在臨摹的過程中,學生對漢字的間架結構,以及書寫規律都會有所掌握,長期堅持下來,書寫質量必定會提高。
(2)規范姿勢,糾正錯誤
除了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書寫要求,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在書寫時保持正確的姿勢,督促學生書寫時要保持:頭正、肩平、足安、一拳、一尺、一寸等要領。中年級學生在低年級時,會養成一些錯誤的書寫習慣,比如,書寫的時候脊背彎曲、腿腳亂動、咬鉛筆頭等。這些小習慣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書寫質量,教師在規范學生書寫姿勢的同時,要糾正這些小錯誤,使學生書寫水平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
(3)合理歸類,掌握技巧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漢字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中最寶貴的一部分,其中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漢字造字是具有一定規律的,教師可以根據偏旁找到漢字特色和書寫規律。以“氵”為例,這個偏旁的漢字,基本都與“水”有關,比如:匯、濕、漁等漢字,這些漢字的含義中都與水有一定關系,教師可以用這些漢字規律,幫助學生掌握書寫漢字的技巧。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認知規律、學習特點,合理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識字寫字興趣,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使小學生能夠在低年級階段,奠定語文基礎,以便于更好的開展日后學習。
參考文獻:
[1]陸麗敏.提升學生寫字的幸福感[J].文學教育(中),2014年05期
[2]孫影.規范寫字,讓美在筆尖流淌[J].新課程學習(上),201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