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敏
【摘要】目前數字媒體專業造型基礎教學存在教學模式不適宜,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亟需加以改革,本文依據造型基礎課程《平面造型基礎(二)》提出實施“預習—設置多元命題—賞析—豐富作業提交形式”的實踐課程教學模式,緊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使實踐環節與理論知識相得益彰,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能力,最終促進該專業的發展。
【關鍵詞】造型基礎課程 教學改革 數字媒體
【中圖分類號】J50-4;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245-02
作為數字媒體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的造型基礎,目的是對學生掌握設計角色造型的能力加以培養。因此,教好該課程,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對老師及學校來說也意義重大。
一、目前數字媒體專業造型基礎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專業造型基礎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授課發現,在教學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對于許多無美術功底的學生,什么教學內容對數字媒體專業有益,如何對造型基礎課程結構進行整合,能幫助學生快速滿足專業要求,尋找既滿足數字媒體專業教學要求,又適應全體學生思維特點的造型基礎教學方法以及訓練方法已成為亟需改革的一大難題。
藝術類院校的美術基礎課程是每周8個課時的學習時間,連續8周,而造型基礎課程的學習時間是每月8個課時,和前者相比,學習時間要少的多,也不夠集中,授課練習較為集中有利于課程的連續性,讓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練習作品中去,久而久之,對于繪畫水平的提升,連續性的練習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數字媒體專業造型基礎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實踐
本文下面以數字媒體專業造型基礎課程《平面造型基礎(二)》為例,探討數字媒體專業造型基礎教學應如何改革。
(一)課程簡介
《平面造型基礎(二)》主要講的是,設計卡通角色造型的基本規律,包括設計動畫角色造型,設計卡通玩具。通過引導式的創意訓練,使學生思維得到開拓,使他們具備設計影視、游戲、動畫等領域的卡通角色造型的基本能力。
(二)研究目的與內容
由于當前這一專業(即數字媒體專業)學生大多是理工科學生,他們邏輯思維能力強,加之這一專業強調的是動手能力,因此,重點依據這一特點來設置整體的實踐環節,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細化,把重點教學目標放在“培養學生的具體能力”上,對每個環節的評價方法、考評方式、內容準備、過程指導、總結分析嚴格進行設定,形成完整統一的課程實踐教學的規范化方案,來更好更有效的完成能力與知識的傳授,同時也使在該課程的指導實踐中老師可以積累到經驗,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三)教學方法
1.預習,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
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遞進式分階段逐一加強理論知識的應用,通過預習內容的落實,在實踐環節之前,學生了解實踐內容流行趨勢等,可以更好的了解這一課程知識點的應用領域,加上為他們提供合理的網站資源和參考書目,從而在實踐環節中實現師生互動,以通過探討、思考、分析的方式理解理論知識,在實踐環節中體現對其的應用。
2.多元課題導入,促進人才培養
設置多元命題,以多角度的任務驅動促進培養個性化人才。結合理論知識點,教師設置多個命題,改變實踐環節單一命題導入的做法,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則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其一進行實踐,激發自己興趣,提高自己動手能力和潛力,進而實現靈活應用知識,及自身能力發展。
3.賞析學生作業
在實踐環節中間,進行學生作業講評工作,同時增加學生作業階段性講評和鑒賞優秀作品,通過實踐學習過程環節的優化,即“嘗試設計—思路開拓—重新設計”的學習過程,提高作業質量,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4.豐富作業提交形式
通過查看學生作業,了解他們理解知識點的程度以及動手能力。在結束課程時,要求學生通過PPT等工具編輯并展示自己的作業,根據學生陳述的整個設計作業的過程,了解他們對知識點的應用與理解。并且豐富作業提交形式,以往對實踐作品(作業)在實用性方面的關注較缺少,提交形式較單一,為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可以推廣產品實物等形式,與原有形式結合起來使用。
以上通過《造型基礎》提出了造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想法和方法,這些想法都是通用的,可以用在其他造型基礎教學中,以完善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實現能力與知識的準確快速傳授,使師生間實現互動,為今后的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以后學生的學習工作打下扎實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子杰.淺析美術造型基礎在數字媒體專業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17):225-225.
[2]梁巖.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基礎課教學的改革與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5,1(1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