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誠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的教與學方法,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就廣泛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不僅促進課程教學改革,也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在這里,本文從學生方面入手,站在學習角度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價值,然后結合實際情況探討了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高中數學;應用價值;學習無序
新課程改革實施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走進高中課堂,進入學生視野,成為開啟學生心智、提高學習的一大法寶。然而,具體應用過程中由于理解、執行等方面的偏差,小組合作學習出現“忽冷忽熱”現象,往往不能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有效性。據此,下面結合學習情況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以分享學習經驗,進一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價值
小組合作學習,指的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活動。其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能顯著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最大特點是為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溝通的平臺,學生可以獨立思考,發表自身的意見和見解,在相互的交流、探究與分析中鍛煉思維、表達、學習等方面能力,能夠培養自身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這對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的養成有著重大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逐漸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由于個體差異的原因,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結果也有所不同,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將不同個性的學生融合在一起,讓他們在不同學習動機推動下展開學習、討論與研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相互分工、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與傳統學習模式相比,它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從填鴨式、機械式學習狀態中解脫出來,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當課堂上,教師發起一個話題時,良好的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特別是數學興趣低的學生在其他學生帶動下,對數學有更深入的了解,利于產生更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二、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一)學生沒有擺脫以往的被動學習習慣,討論時無話可說
高中數學課堂上,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依然沒有擺脫以往的被動學習習慣,經常獨立思考,常常相互對視而不發一言。互動、交流、合作、討論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特色,也是學生合作學習的主要途徑,若學生一言不發,相互間沒有互動,根本發揮不出合作學習的優勢。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問題不清,或不明確,學生不知道怎么做;第二,問題難度不當,或過于簡單,或過于難,激發不起學生興趣,學生沒有興趣參與互動、交流;第三,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了解不多,對自己在合作學習中扮演的角色認識不清,不知道如何做;第四,學生的參與興趣不高,不愿意參加此類學習活動。
(二)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比較混亂,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處于無序狀態
在一些數學課堂上,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有的學生說話聲音大、有的學生興奮異常、有的學生埋頭思考、有的學生沒事可做,課堂十分混亂,合作學習活動基本處于一種無須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無序,不能有效的進行合作、探討,無法開展正常的學習討論,降低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我們看來,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混亂、無序的原因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第一,小組分工不清,學生不清楚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在合作學習中比較隨意;第二,學生在這方面的訓練有限,不懂得傾聽、分析、合作,總是各說各做。
(三)個別學生一言堂,弱者經常一言不發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很容易統攬全局,掌握合作學習的主動權,將合作學習變成自己的一言堂,而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則處于弱者地位,往往一言不發。這樣一來,很難形成小組成員相互交流、探討的學習畫面。分析其原因:第一,學生成績好的學生在小組中比較受尊重,且自身的自信心很強,容易取得領導地位。學生成績較差的學生由于不感興趣,或缺乏自信心,羞于開口,片面認為這種學習活動與自己無關,無心參與合作學習活動;第二,部分學生的合作意識不高,沒有相互探討、交流的意識;第三,缺乏有效的教師指導,不能引導內向、不自信學生。
三、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
(一)了解小組合作學習,掌握合作學習的要點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不同于傳統課堂學習模式的新方法,盡管已經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應用了,但是不少學生依然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不深,片面認為它就是簡單的探討分析,大家形成一致想法即可,忽略了“合作”二字。合作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施的關鍵,學生只有分工合作,在相互合作中才能進行有效的探究、發掘思維,使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等得以鍛煉。基于此,教師應當加強日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訓練,向學生講解合作學習的內涵、要點,方便學生理解、掌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通過搜索方式掌握更多的相關資料,如小組合作學習的案例、視頻等,觀摩與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糾正以往錯誤或片面的認識,認真對待課堂上的合作學習活動。
(二)合理分組,明確分工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之前要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既掌握學習任務、學習內容及分工,這樣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才能有事可做,有序展開合作學習活動。基于此,要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全班學生學習成績整體情況等,按照組內異質、組問同質方式合理的分配組合,每組4~6人,男女比例盡量平衡,既有學優生也有學困生,既有個性張揚學生也有性格內向學習。此外,小組學生之間的相處也要融洽。通過合理的分組與分工,讓小組內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去,積極的交流互動、互幫互助。
(三)掌握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學生要掌握先獨立、再合作這一學習策略。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小組學生先各自獨立思考,有一些想法、見解后再與其他學生交流,相互探討。經過獨立思考的這一環節,學生的思維、想象、思考等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培訓,還能不斷的思考問題,避免部分學生不勞而獲。如,講“集合”內容時,教師提出“現實生活中什么事物可以利用集合形式進行表示?”時,小組學生先各自思考,然后向小組內的其他成員表達自己想法,大家共同探討能否用集合表示。經過短暫探討后,小組長歸納總結,整理最后的成果。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也能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接人提高學習效率。為了更好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學生們應當了解小組合作學習要點,掌握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要先獨立思考再合作學習,在小組成員合作過程中相互交流、探討與研究,這樣可以更好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