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專業的憲法,但舊有的培養方案已經不適合現有應用型本科的需要。原有的培養方案千篇一律,沒有體現應用型特色,多是以研究型為基礎內容設計的。而以OBE為視角改革的人才培養方案摒棄了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培養方案的缺點,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素質培養為目標,使得培養方案生根發芽以結果為導向,對培養應用型人才起到了指導作用。本文以OBE為視角討論了營口理工學院物流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的修訂。
關鍵詞:OBE;人才培養;物流工程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物流工程與物流管理屬于物流工程與管理類,物流工程可授予管理學或工學學位。授予工學學位的物流工程的主干學科是機械工程,而授予管理學位的物流工程的主干學科是管理科學與工程。教育指導委員會明確指出物流工程是交叉學科,是管理科學與機械工程的交叉。
隨著近年來物流的發展,物流相關人才的培養遠遠落后,現有物流企業的員工多是從實踐而來,不單是學歷不高,對物流的認知缺乏系統和科學的判斷,造成物流的野蠻生長,不利于行業的健康持久發展。隨著京東配送機器人的首單落地,從倉儲、運輸、分揀、派送環節都實現了智能化,行業的發展倒逼著教育改革。物流工程專業需要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以物流自動化、智能化為培養方向的工科人才和能夠系統優化、科學管理的管理人才。
本文擬從OBE視角探討物流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試圖以結果導向對接市場需求,“定向”以學生為中心培養適合市場需要的學生。
一、OBE概念
OBE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早在美澳的基礎教育中得到了應用和很好的驗證。OBE(Outcomes Based Education)是成果導向的教育,基于學習成果,以學生為中心,有著明確的教育目標和具體的實現途徑。在教育的每個環節,都滲透著結果導向。培養方案設置培養目標,教學大綱設置教學目標。課程結構和教學方法都是手段,如果不能與結果匹配,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就該被重建。OBE系統對學生畢業時應達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明確的動詞定義,設計適宜的課程結構保證實現這些目標。
美國學者斯派帝在《基于產出的教育模式:爭議與答案》中認為OBE實現了教育范式的轉換,是教育主角從教室真正轉換到學生,確保學生獲得未來生存的能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進行專業認證,圍繞OBE的工程教育如火如荼,2016年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成員,標志著專業認證的序幕正式拉開,OBE將成為工程教育的指導理念。
CDIO是麻省理工等經過四年探索,創建的工程教育理念,以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四個英文首字母簡寫,闡述了工程教育的實質,培養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成不同程度的要求。這其實也是一種OBE主張,只是目標有遠有近,有具體操作也有高端設計,取決于學校的定位,學生的素質,因材施教。
二、院校的定位
1972年,特勞特提出“定位理論”,核心是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做到他有我優,他無我有,取得優勢已在競爭中勝出。定位理論不僅僅影響的是商業,教育亦是如此,要想脫穎而出,必須了解環境,定位準確明晰,利用有限資源獲得最大效益。
教育部2016年公布我國高校數2879所,數量之多,居世界前列,但是整體教育水平似乎沒有得到認可,與發達國家有不小的差距。新辦本科院校如營口理工學院幾乎不被認知,據對在讀大學生的調研,現有生源多是調劑或最后的自愿。學生的基本素質不高,高考分數大約是二本線以上,但是吃苦精神和樂觀的態度卻是少有的,這就是營口理工學院的基本狀況。這正如新辦企業,在市場中突圍,必須合理定位,利用現有資源。營口理工學院要想從既有的大學格局中有所突破,必須清晰認知,不與985、211爭寵,不與一本搶。
隨著985、211逐漸淡出,111工程的啟動,打破了“終身制”,研究型大學基本還是老牌名校。新辦本科院校只能在應用技術型大學的道路中摸索前行。營口理工學院的優勢在沒有歷史包袱,可以根據區域經濟的需要及時調整發展目標。當前的定位是迎合區域(沿海經濟帶),培養“一帶一路”發展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建立高起點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學院的定位明確,物流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OBE為指導,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現場工程師,是現場工程師,而不是設計工程師。
三、傳統人才培養與OBE的區別
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多是培養目標含糊不清,定位不明確,沒有精準的動詞,基本就是培養方案的八股文,多數學校雷同。以教指委的指導意見當做圣經,絲毫不改動的照搬。譬如基本專業知識與能力要求:掌握物流系統工程、系統規劃、技術與裝備、信息系統和物流自動化等物流工程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照搬教指委的文件很方便,百度也容易,但是這樣的培養方案,沒有具體的培養要求、畢業要求,在教學計劃的執行過程中就很隨意,課程大綱千篇一律,都是泛泛而談,對知識的講授較多,課程要求很難具體,造成學生不知道要學到什么層次,老師不知道教到那種深度,全憑教師與學生的自主,教師靠的是經驗,學生靠的是感悟。但是對于高考成績不高的二本學生而言,自主能力本身就很差,這就讓學生厭學,逃課,大學時光變成了碌碌無為。
針對傳統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營口理工學院開展以OBE為視角的改革,多次邀請全國高校做的較好者傳授經驗,以結果為導向改革教學。
首先人才方案的制定不再是學院的閉門造車,不再是簡單的復制黏貼,交叉型學科更是如此。人才是為社會培養的人才,只有社會需要并且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才是完成了合格的四年教育。在修訂的過程中,走訪了區域內的企業如順豐物流、信風海運、營口港,物流工程制造的公司,專家對人才方案的設定提出了具體意見,比如針對港口特色增加港口物流、集裝箱運輸、現代物流設備中補充港口機械設備的知識,有必要的話采購港口機械模型供學生實習實訓,機械設計課程增加課程設計,對物流工程設備進行學習、拆卸、安裝。在與學院內部專家的非正式會談中對課程的銜接提出了中肯的意見,機械設計基礎的實驗課改課程設計,鍛煉學生面對項目的能力。此外還根據網絡招聘信息的提煉,匯總了市場對物流工程人才的需要,真正的做到人才是為社會培養。
四、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源于外部的需求與內部的定位,區域的發展與學院的定位明確了物流工程培養方案修訂的原則,以OBE為導向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現場工程師,不只要具有現場操作的能力,更要具有適應社會發展的本領。
專業培養目標是學生畢業3年-5年后應當達到的成效,通過往屆畢業生調查可知,但是營口理工學院作為新建的本科院校,物流工程專業尚沒有畢業生,因此根據其他學校和招聘網站的描述確定培養目標如下:
(1)從事港口機械設備維護指導,解決現場的技術問題的現場工程師。
(2)解決生產企業物流自動化設備的安裝、運行、維護方案的物流現場工程師。
(3)從事物流自動化系統的改造、銷售、技術服務的現場工程師等。
(4)進行物流線路的規劃,運輸業務的管理;從事物流系統診斷,實現物流系統仿真與優化的物流經理。
專業畢業要求即核心能力,畢業時應具備的能力,此能力不是具體操作某項目的能力,而是與行業或者社會所匹配的生存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容易造成短視,授人以漁學生素質可能達不到學不會,邯鄲學步,沒有掌握精髓。應用技術型大學不同于研究型大學,學生的掌握能力強,自主性好,故教學過程中既要授人以魚有能力生存,又要授人以漁更好的享受生活提升生活品質,既擁有實操能力,又要有綜合能力,具備解決問題所要求的自然科學知識和抗壓、團隊合作等社會需要的素質。
畢業要求要具體,以合適的動詞進行描述,貫徹在培養方案中,執行在課程體系里,以下是新的畢業要求:
(1)應用工程知識: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理論與方法,以及機械工程、自動化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技能與工具,解決物流工程裝備在安裝運行維護過程中所面臨的復雜工程問題。
(2)分析工程問題:能夠針對復雜物流工程設備在運行和維護過程的問題,應用整合思維方法,提出具體的需求,擬定初步的整改方案。
(3)工程與評價:能夠基于物流工程、社會科學等領域的相關背景知識,解決專業工程實踐問題,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進行合理分析,開展相關評價。
(4)職業道德與規范:能夠在物流工程裝備安裝、運行、維護等過程的實踐中,理解并遵守物流現場工程師的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法定或社會約定的責任。
(5)團隊合作:能夠在多學科的項目團隊中,以及在物流工程裝備安裝、運行、維護等過程的實踐中,承擔團隊成員或團隊主要負責人的角色,并開展有效的工作。
(6)溝通與交流:能夠在在物流工程裝備安裝、運行、維護等過程的實踐中,能夠就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公司領導,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陳述發言、清晰表達等。
以上的培養要求和畢業要求必須貫徹在教學計劃中,否則就是空中樓閣,教學計劃的修訂更是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面的考慮,哪些課程支撐哪些能力,如何支撐這些能力。
五、結語
OBE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絕不是簡單的事情,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顛覆了傳統的教育,在實施中必然遇到阻礙。但遵循PDCA,推行OBE改革,是應用型本科發展的需要,勢在必行。
通過調整課程設計實現以上目標,制定與課程配套的溝通措施,積極達成共識,設計合理的評價機制對實施進行評估已達到預期目標。新的培養方案減少學生學時數,增加了實驗實踐內容,為提高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夯實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鞏建閩,馬應心,蕭蓓蕾.基于成果的教育:學習成果設計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74-179.
[2]顧佩華,胡文龍,林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程超,劉詩瓊,劉紅岐,等.基于OBE理念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西南石油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為例[J].中國地質教育,2016,25(1).
[4]SHEN A J. How to toward more effectively Implementation of OBE[J].Jounal of LEEDS,2015(3):36.
[5]申天恩.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J].高等理科教育,2016(6):38-43.
[6]申天恩.對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思考[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4(2):77.
[7]AUBREY J S. Toward mo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M].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2015:115.
[8]馮蓬蓬.物流工程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營口理工學院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7):193-194.
作者簡介:馮蓬蓬(1980- ),山東棗莊人,講師,研究方向:在線評論、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