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創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的有效著力點,雙創教育需要學生具有完整的經濟學知識結構和經濟學素養,經濟學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核心專業課程,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的迫切需求,以創業為主線對經濟學教學過程進行改革,有助于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嵌入融合于經濟學教學,著重對經濟學教學內容改革整體性考量,通過混合式交互課程設計實現教學模式突破,進行嵌入式課程開發,具有一定的理論前瞻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 創新創業教育 經濟學教學 嵌入式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c)-0126-03
1 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院校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創業教育與經濟學課程在培養學生創業知識和創業素質等方面存在許多交叉點,高校應該以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為依托進行創業教育,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嵌入式課程開發是雙創教育背景下經濟學教學改革的目標定位依據[1]。尤其是當前高職院校經濟學課程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一是理論抽象難懂不易接受,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熱情;二是教學過程重理論輕應用,缺乏經濟學思維培養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三是課時少內容多的教學瓶頸,難以確保教學質量;四是基礎課程合班授課,教學方法難以靈活應用;五是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體,難以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盡管高校通過在線資源庫建設實現了課后在線助學引導,但由于缺乏線上線下有機融合,存在數字化教學資源閑置現象亟待解決[2]。
由此可見,在全球高等教育日益競爭的背景下,傳統的經濟學教學已經暴露出一系列問題,盡管各高校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嘗試和努力,但在經濟學課程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卻并不多見[3]。而經濟學作為財經、管理專業核心基礎課,所承擔的基本使命遠不止于傳授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而是經濟學思維和創新創業思想的引導?;谏鐣傂孕枨髣撛斓陌l展契機,經濟學教學改革要嘗試整合“學科—專業—產業鏈”課程體系,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來重構課程目標。這既有助于經濟學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也有助于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開展,更是滿足大學生成長的需要。
2 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職院校經濟學教學改革實踐
本研究以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改革實踐”成果為例,該成果榮獲吉林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該成果基于后慕課時代的經濟學的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以適應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進行供給側改革,立足學生就業導向與社會多元化需求,重構“學科—專業—產業鏈”課程體系;立足教學、課程與實踐,構建三大課程平臺,與企業聯合制定分專業課程標準;立足學生消費者,通過MOOC平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定制化在線課程與多元考核方式,探索高職院校經濟學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嵌入式課程開發。
2.1 以創業為主線,重構經濟學“學科—專業—產業鏈”課程體系
經濟學課程建設的難題是其理論體系龐大與授課學時少的矛盾,以往的課程建設都是“截肢”其體系來維持課時的平衡。本次教學改革立足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線,保持經濟學內容體系的完整性,將經濟學理論模塊與創新創業理論模塊有機融合,構建“課程理論框架+能力項目訓練+實踐教學模擬”三大平臺課程體系。
(1)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嵌入式課程設計。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思維方式,對個體、團隊和組織的決策有很強的影響作用,創新創業教育正是需要學生具有完整的經濟學知識結構和經濟學的素養,因此在經濟學教學中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是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重要舉措[3]。本成果將創新創業目標融入經濟學課程模塊,并通過動態調整教學內容,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嵌入課程如表1所示。
(2)三大課程平臺逐級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經濟學課程立足教學、課程與實踐,構建課程基礎平臺、課程能力平臺與實踐綜合平臺,并與企業聯合制定分專業課程標準,將創新創業教育目標逐級滲透三大平臺。本課程根據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多元立體人才培養定位,選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嵌入融合的設計理念,課程基礎平臺側重通過理論教學設計傳授知識、提高素質、培養能力;實踐綜合平臺側重通過實踐教學同化知識、順應素質、平衡能力;課程能力平臺則是二者有機嵌入的資源中心與網絡自主平臺保障。通過三大課程平臺體系的有機融合,加之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實現課堂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將創新創業教育逐級滲入課程體系。
(3)以提升創新創業為目標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一是課程能力平臺基于課堂教學的思維拓展訓練以及課后自主學習引導,通過整合教學資源中的案例分析庫、實驗實訓項目庫,按照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匹配設計不同專業的能力項目訓練,通過整合已有教學資源,“以學生為中心”擴充助學引導,實現學科的梯度建設。同時,借助BB與慕課、微課等教學資源平臺開展案例教學,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結合經濟問題和經濟現象開展情境教學,借助有關理論和模型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二是通過在實驗教學中心實驗項目軟件進行實驗模擬,教師在課上通過指導、布置作業形式,課后學生應用常規軟件進行數據實驗,并根據不同需要撰寫經濟學小論文。三是實踐綜合平臺以強化實踐教學為主線,培養高層次、高素質、多樣化的復合型、創新創業型人才,依托實驗教學資源優勢資源共享,利用仿真實訓模擬現實商業仿真環境,進行商業實戰演練,通過項目導學小組合作學習,實訓匯報組織實施。四是結合第二課堂與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尤其是參與創新創業大賽與職業技能大賽來實踐拓展訓練的應用與反饋[4]。
(4)課程實施保障體系建設。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嵌入式的教學改革更是要立足學校、企業行業與社會,構建“科學研究+理論教學+服務社會”“教師培訓+學生實踐+企業參與”的課程實施保障體系。一是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改革考評體系。二是立足學生就業導學與多元化需求,企業參與制定課程標準,構建人才培養利益共同體。三是應用大數據分析,不斷完善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機制。
2.2 立足學生消費者,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
混合式教學改革兼顧傳統學習與數字化學習的優勢,注重應用信息技術、教育技術、多種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進行混合的教學模式,既體現“教”的層面,突出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強調“學”的層面,重視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本課程改革在教學模式上立足學生消費者,將面對面的課堂教學和數字化在線學習有機融合,首輪基于Bb網絡平臺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第二輪基于后慕課時代超星MOOC平臺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通過前端學情分析,進行線上、線下定制化混合式教學設計,在教學程序上通過線下“項目導入→任務呈現→原理再現→師生互動→實驗實訓”的項目導學法組織實施教學;線上基于MOOC平臺通過“慕課導入→課前任務→微課拓展學習→在線互動→小組任務”的學習模式設計,充分激發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與此同時,結合多元考核方式針對學生的專升本、創業、就業等多元需求進行靈活的分類考核。
2.3 校企共同推進課程市場化改革
本成果立足學生消費者,把課程作為教育產品進行市場化改革。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要立足學校、企業和社會,進行定制化課程開發。本成果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改革考評體系;立足學生創業就業導向,企業參與課程資源開發,構建人才培養利益共同體;應用MOOC平臺大數據分析,不斷完善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機制。
本課程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通過“三一復合”型課程資源開發、尋找身邊的經濟學系列微課程開發,將本土化案例與實訓項目雙向結合,立足社會多元化需求進行項目導學課程資源開發;搭建學生自主學習平臺,進行數字化在線課程資源開發;依托仿真實訓環境,開發實踐教學課程資源。
3 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經濟學教學改革實踐效果
3.1 人才培養效果顯著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始終突出創新型人才培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經濟學納入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通過經濟學省級精品課程建設與混合式教學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嵌入課程體系,推動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人才培養效果顯著。
一是畢業生素質提高,社會認可度增強。表現在畢業生就業率提高,受到行業用人單位的好評。根據2014—2017年麥可思統計分析,我校就業率穩步上升,均在93% 以上;4年間畢業生轉正后月收入也逐年提高均為3314元;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業務能力表示滿意,更高度評價了學生的經濟學素養,就業現狀滿意度呈現穩步遞升趨勢,滿意度較高的專業分別為市場營銷(82%)、金融管理與實務(76%)、國際金融(90%)。
二是相關考試通過率高。學校各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專升本考試、自學考試以及相關行業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其中《西方經濟學》相關科目的考試通過率逐年提高,2014—2017年,專升本率為12.6%、13.9%、17.6%、16.6%。
三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通過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經濟學教學改革,使學生對于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進行入門知識培養,學生參與創業大賽以及專業技能大賽的熱情增加,取得多項獲獎成果。2014—2017年,學生參賽獲省級以上獎項412項(國家級201項),創新創業類占比21%。同時以創業帶動就業,2014—2017年自主創業率逐年提升,均在2.2%以上。
3.2 輻射帶動學科與專業建設
教學改革立足“學科—專業—產業鏈”的課程體系,推動了學科與專業建設,通過三大平臺構建有機嵌入創新創業教育,完善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學科建設效果明顯。與此同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效果顯著,改革構建的“科學研究+理論教學+服務社會”與“教師培訓+學生實踐+企業參與”課程保障體系,以師資培養輻射帶動專業與學科建設。
3.3 深化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嵌入式課程建設,完善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成果推廣在人才培養、課程開發、師資隊伍、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以及創新創業大賽活動等方面輻射帶動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此外,對于經濟學教學混合式課程改革的探索具有前瞻性,通過微課與慕課推廣應用與在線開放課程,示范效果明顯。
4 結語
雙創教育是高校深化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切入點,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倒逼高職院校發揮開放、實踐以及產教融合的辦學優勢,從更接地氣的專業設置、更對接職業崗位的教學過程入手進行供給側結構調整。
當前,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經濟學教學改革并不多,本研究實踐探索及示范效果具有前瞻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經濟學課程體系的設計理念基于學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化建設,以雙創教育推進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立足學生消費者,以就業導向、社會多元化需求為目標,把專業和課程作為供給產品與市場、社會、未來連接進行市場化改革。
參考文獻
[1] 高同彪.關于高校創業教育的若干思考[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1(4):46-48.
[2] 張辛雨.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高職院校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路徑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1):10-13.
[3] 呂江洪.淺議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11):141-142.
[4] 張辛雨.高職院校基于MOOC的經濟學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以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為例[J].現代教育科學,2017(11):7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