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張旭 李亞沖
摘 要:目的 在《口腔專業英語》課堂中引入情景教學模式,緊密結合臨床實踐,提高學生專業口語表達能力,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方法 將天津醫科大學2016級和2017級口腔七年制學生分為兩組,2017級為實驗組,2016級為對照組,分別采用情景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口腔專業英語》課程授課,學期末全體同學進行筆試+口試以及2017級同學填寫問卷調查表來評估教學效果,其中筆試包括基礎知識、病例分析和中英互譯3項,口試包括發音流暢度、專業臺詞涵蓋度和幻燈片(PPT)制作質量3項。結果 筆試中基礎知識得分兩組無明顯差異;而病例分析和中英互譯以及口試發音流暢度、專業臺詞涵蓋度和PPT制作質量方面,實驗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17級同學對情景教學模式普遍持贊同意見。結論 情景教學模式引入《口腔專業英語》課堂能夠提高專業口語表達能力,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該教學模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口腔專業英語 情景教學模式 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H31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c)-0210-03
在臨床工作中,外籍患者人數逐漸增多,國際學術交流也愈來愈多,對口腔醫生的臨床英語運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階段,大部分口腔醫學畢業生的專業英語水平,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尚不能完全勝任用英語進行臨床診療及國際學術交流學習的需要。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提高專業英語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是教學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情景教學模式是根據教學內容, 有針對性地模擬某種情景或景象的教學模式,是有利于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的一種教學方模式[1]。《口腔專業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口腔醫學專業基礎課程,承擔著“5+3”培養模式下口腔醫學生專業英語知識和能力培養的任務。本研究擬以《口腔專業英語》課程為試點,嘗試把情景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旨在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及條件下迅速提高醫學生在臨床實踐中運用專業英語知識的能力,并對其效果進行評估。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天津醫科大學2016級和2017級口腔七年制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提供該院圖書館、機房、網絡環境的相關設備供學生進行情景模式自主學習。
1.2 方法
2016級同學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課前同學們進行常規預習,課上采用教師主導的講授方式,課后同學們復習基礎知識。
2017級同學采用情景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對于偏重專業基礎的知識內容,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課前要求學生查閱與課程相關的資料,在現有的認知基礎上提出問題。教師則在課前精心設計教學情景,并查找符合教學大綱的圖片、視頻等,課上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清楚地展示課本中沒有的直觀形象,精心設計情景教學案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討論。課后同學們回顧課堂學習的知識。
對于與口腔臨床實踐結合緊密的課程內容,采用模擬臨床真實場景的情景劇展示方式進行情景教學。課前,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布置情景教學題目,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于授課前一周通過上網查閱、進入臨床診室實地考察等方式收集與本次課教學題目相關的資料,設計臨床接診及病例診斷情景,編排情景劇。課上,全體學生都將參與醫患角色扮演,以課堂情景劇表演方式展示相關教學題目,最后分組以PPT展示方式向其他組成員進行診療關鍵點的講解。直觀生動地模擬臨床實踐中,英語為工作語言的情況下,進行醫患溝通、病史采集、衛生宣教等工作。表演結束后,教師再對其中關鍵問題進行講解和強化,并進行英語口語發音的糾正。最后,全體學生填寫口腔專業英語評分表,分為組內評分和組外評分:組內占比例40%,組外占60%;組外評分考察項目包括:口語發音20%,表達流暢度15%,語法15%,臺詞劇本30%,綜合舞臺表現20%。組內評分考察項目包括:個人貢獻50%,團隊協作50%(見表1)。讓同學們在自評與互評中充分認識到課堂表現的優點和不足,進行自我認知,自我評價及自我修正。
學期末考試統一分為筆試和口試兩部分。其中筆試包括基礎知識和病例分析,口試為每位同學以多媒體(PPT展示)形式講解臨床接診以及疾病診療要點,考察點包括發音、流暢度和專業詞匯涵蓋度。
最后,同學們填寫問卷調查表。
1.3 評定指標
筆試成績,包括基礎知識、病例分析和中英互譯,滿分100分。口試成績包括發音流暢度、專業詞匯涵蓋度和PPT制作質量,滿分100分。最后教師進行綜合評定以及2017級同學填寫問卷調查表。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分析及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筆試結果
筆試及成績結果見表2。筆試成績中基礎知識得分,實驗組和對照組未見明顯差異。而病例分析和中英互譯,以及口試成績,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教師綜合評定:基礎知識,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不相上下。實驗組同學口語發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病例分析能力、表達流暢度、臺詞專業涵蓋度、PPT制作質量都有所提高,另外,課堂表現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同學們團隊協作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和效率,培養了創新意識,提高了實踐能力。而對照組同學在病例分析能力、口語發音、表達流暢度、PPT制作質量與實驗組有明顯差距。
2.2 2017級學生問卷調查結果
2017級同學們對情景教學模式普遍持贊成觀點,結果見表3。
3 討論
教育部、衛生部聯合召開的全國醫學教育改革工作會議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為指導,以轉變教育思想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重點,標志著新一輪醫學教育改革的到來。確立教學中學生的中心地位是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因而探索與口腔醫學教育特點相適應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情景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情景教學模式是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于1930—1960年間發展形成的[2]。該模式通過創建生動的場景,如圖片、PPT等形式,將學生引入教學實踐中,再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對話和探討,讓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過程中不斷積累知識。課堂類似模擬實習, 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克服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理論知識扎實, 但實際動手能力不足的缺點, 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3,4]。
本研究中,情景教學模式授課過程分為3個層次,首先使學生熟悉臨床接診英文交流流程以及情景,然后通過直觀感受,對所研究的疾病和患者形成真實客觀的認識,進而激發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在情景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團隊協作使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進而共同提高。這種教學方式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對于提高英語綜合水平以及診斷疾病的興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中化“被動”為“主動”。情景教學方模式的應用不僅僅強調教師的“教”(引導), 更強調學生的“學”(研討),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有相當大程度的轉變。
新的“5+3”培養模式更注重醫學生臨床專業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口腔醫學專業英語是臨床專業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同學們普遍存在著閱讀理解能力強,口語表達和實際運用能力差的問題,特別是在臨床病例分析能力,口語發音、流暢度和PPT制作質量都有明顯的欠缺。根據本次教學改革實踐研究的結果,將情景教學模式引入《口腔專業英語》課堂,同學們能夠扎實掌握口腔專業名詞,口語發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口語表達流暢度增加,PPT制作質量亦有明顯提高,使學生在臨床實習中的適應性增強,能夠很好地掌握臨床接診的英語交際用語、流程和技巧。
更重要的是,情景教學模式使教學情景更接近臨床實踐。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激發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進來,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主動思維習慣,從而有助于臨床病例分析能力的提高。
情景教學課堂表現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同學們團隊協作,提高了溝通能力和學習效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該模式既有臨床典型性,又有英語交流針對性,學生對這一教學模式認可度高。授課過程中,指導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今后口腔專業英語的教學中,應為學生提供更多視頻、網絡等學習資源[5],并通過加強國際間學術交流來為學生搭建語言實踐平臺[6]。
4 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情景教學模式進行《口腔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不但可有效改善現有教學模式與臨床實踐脫節,口語應用得不到鍛煉等問題,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效率,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為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一種值得推廣應用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Prince K J, Van Eijs PW, Boshuizen HP, et al. General competenci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nd non-PBL graduates[J].Med Educ,2005,39(4):394-401.
[2] 卞維靜.臨床醫學教學運用情景教學模式的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16,24(1):157-159.
[3] 肖湘,賀加,趙先英,等.幾種常見的醫學教學方法[J].西北醫學教育,2007,15(4):612-614.
[4] 周璿,王左敏,周源,等.口腔醫學專業本科生開展情景教學的探索與應用[J].中國病案,2013,14(11):63-65.
[5] 田有平.發揮教育技術優勢探索醫學專業英語教學模式[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1,25(3):299-302.
[6] 馬麗萍.臨床模擬教學的真諦[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2):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