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坦海
摘要:新課標下,明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注重學生能力以及素養的培養。小學語文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對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革新教學模式,立足學生發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創新
目前來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依然存在使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子,課堂上以老師為主,不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機械式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這樣的教學效果不佳,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新課標下,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對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創新教學模式刻不容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采取科學的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進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學好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前提和基礎。然而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來看,教師依然沒有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課堂上以本為本,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不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模式所取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對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模式的創新十分必要?;谛抡n改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只有深入創新,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進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
傳統的課堂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這樣的課堂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開展。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重視,才能更好地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主動去學習。對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師應當轉變觀念,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1]。如,在課文《花的勇氣》的教習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問題:“四月的維也納為什么見不到花兒?”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閱讀課文、思考,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這種教學肯定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
(二)借助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目前來看,小學語文教學的工具主要就是教材,而教材知識有限,教材上呈現出來的知識刻板,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性教學手段,多媒體融合了視頻、音頻、動畫、圖片等多種功能,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擺脫傳統的課堂教學。以多媒體為手段,可以創作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情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如,在古詩《長相思》的教習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先讓學生觀看該收拾的朗誦視頻,使學生觀看朗誦視頻的過程中引起其情感共鳴,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了解與該詩有關的知識,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消化這首詩。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課堂作為教學的核心環節,課堂環境的好壞對學生的高效學習有著較大的影響。以往,教師在課堂上表現的比較嚴厲,習慣于用強制性的手段來約束和管制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必須認真聽講,不認真聽講就會受到懲罰,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下,學生會好害怕老師,進而害怕課堂。對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師應當注重良好課堂環境的營造,為學生構建一個相對輕松、和諧、歡快的學習環境。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多回答問題,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多采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氛圍[3]。如,在“詞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以兩個字的詞語為例,教師給出詞語中的一個字,讓學生舉手搶答,說出下一個字,要求說出的字必須與老師給出的字組成詞語。通過這種游戲化的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四)小組合作
所謂小組合作是指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以往,學生是以獨立的個體存在的,學習相對比較封閉,而小組合作打破了這一格局,小組合作注重的是團隊合作,小組成員是相互聯系的,在這種模式下,有利于學生的共同成長。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展小組合作這種模式來引導學生學習[4]。如,在課文《桂林山水》的教習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層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布置任務:概括文章的重心思想,文章描寫桂林山水景色的詞語、句子有哪些?每一組選出一名發言人,然后由發言人進行小組發言。在這種小組合作模式下,學生之間可以展開有效的討論,進而活躍課堂氛圍,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進而提高教學實效。
三、結語
綜上,傳統的教學已經不適合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不利于學生的能力發展。對此,創新教學十分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革新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圍繞學生來開展教學。同時,要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清彩.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優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70
[2]張華.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J].赤子(中旬),2013(08):345
[3]袁洪偉.創新教學 優化課堂——淺談多媒體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2):104
[4]喬浩.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2(0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