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倩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會計高等教育也迅猛發展,國內眾多高校紛紛開設會計學科以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但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發展,對于會計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以及國內經濟快速深刻的變化發展,表現出了對于會計人才,尤其是對高等教育下高素質會計人才的極度渴求。但是,現下的會計高等教育卻存在諸多問題,如會計專業開設泛濫導致資源浪費、辦學質量難以提高、高校教學與工作實踐脫離等,難以滿足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筆者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來部分改革措施以提高會計高等教育水平,助推我國經濟實現轉型發展。
關鍵詞:會計;高等教育;面臨問題;改革趨勢與路徑
會計高等教育作為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的主要途徑,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對會計相關專業人才的龐大需求而逐漸發展完善,會計高等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我國市場經濟的起步、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是,隨著世界范圍內技術的更新,經濟貿易國際化的速度和廣度加快,我國經濟的深刻轉型,要求會計高等教育培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國際視野的綜合型高素質會計人才。而當下的會計高等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并不能充分滿足經濟發展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一、當下會計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專業泛濫導致教育資源浪費
改革開放后,由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專業的會計人才需求迅速增加。面對這種迅猛增加的人才需求,各個高校紛紛開設相關會計專業,大量招收學生,這樣盲目開設專業的后果就是現下幾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有會計專業。會計專業的泛濫致使本身就有限的教學資源更加分散,甚至導致一部分資源的浪費,難以培養出經濟發展所需的專業會計人才。學校將用于其他專業的教育資金大量投入到會計教學中,分散了教育資源,使其他專業的教學質量下降。同時,高校將過剩的資源投入到會計教學中,但是由于會計教學學生有限且師資條件不足,使得一些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例如教師資源、教學設備資源等。
(二)學生規模龐大導致教學質量降低
各個高校大規模開設會計專業,因而導致會計專業學生人數在全國范圍內呈增長態勢,面對這種情況,高校當前的辦學條件與師資力量無法在短期內得到提升,就出現了會計專業學生眾多,但高素質人才缺乏,即會計專業重規模不重品質。高等教育會計專業在數十年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無到多的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會計專業的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就讀人數也不斷地攀升,這種情況的出現固然有經濟市場的需求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中國高等教育盲目追求規模的結果[1]。會計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可是能夠將會計理論熟練運用于會計工作中并能熟練掌握多種會計軟件且擁有良好職業操守的專業人才越來越少。
(三)會計理論研究與會計實際應用脫鉤
當前的高校會計高等教育專注于理論研究,對于現實中的會計工作實踐的指導作用較少,高校會計教育與現實會計應用分離。當前,高校教師職稱之晉升,依據的是那些遠離會計實務與會計教學實踐的學術問題和研究成果,會計學術研究變得越來越蒼白,而會計專業教育變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即會計研究與會計教育之間存在著兩張皮[2]。同時,業界也抱怨學生在高校中受到的會計教育使得學生缺乏動手能力,理論充足,而實踐缺乏。
(四)傳統的教學內容與方式無助于教學質量提高
會計的傳統教學內容方式存在諸多問題,無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由于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的會計高等教育很難跟上現實會計工作的變化步伐,尤其體現在各種會計軟件的應用上,高校既沒足夠的資源也沒有足夠的意識去引入并教授最新的會計軟件課程。還有就是經濟迅速發展所帶來的會計標準要求的變化同樣要求學生必須對相關的國家和企業會計制度有著充分、及時的了解。高效會計教學大多仍停留在老師用粉筆板書教學,缺乏對于多媒體教學的多樣化應用。
二、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趨勢與路徑
(一)明確化:明確教學目標與辦學特色
高校會計教學應立足于學校特色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明確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以培養更加適合本地區的專業會計人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地區差異大,各地高校應立足于本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和未來規劃切實進行會計人才的培養,明確教學目標的同時體現出地區、院校特色。明確辦學目標就為會計高等教育指明方向,高校也就不再是一擁而上的單純擴充學生數量,其會在教學目標與辦學特色的指引下追求辦學質量,以突出學校的優勢,進行差異化的教學。
(二)實踐化: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會計本身是一門具有強實踐性的學科,主要在于現實經濟實務中的應用,因而會計高等教育的實踐化是其改革趨勢之一。增強會計高等教育的實踐性不是不關注理論教學,而是要幫助學生更好的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一方面,高校可以通過開設會計從業人員的講座來幫助學生了解會計工作,同時也可以通過聘請外部從業人員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實踐意識。另一方面,高校要適當增加學生的實習次數,通過安排學生進行實地工作學習,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三)科技化:注重引入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憑借其教學效率和教學的趣味性逐漸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尤其是當前經濟中各種會計軟件的存在和廣泛應用,因此,會計高等教育也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多采用多媒體的方式,走科技教學的路子。高校完善相應的多媒體設施配備,利用多媒體豐富的資源和多樣的手段來進行會計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對會計的興趣[3]。
(四)國際化:加強與國際院校、企業的交流
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各國經濟聯系增強,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在國際經濟中熟練從事會計工作,幫助我國企業更好的走出去,增強我國企業的國際化水平,幫助我國經濟更好的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國際視野對于會計高等教育要求較高,高校應積極與國外院校、企業展開合作交流,借鑒國外會計高等教育發展和會計工作中的最新經驗,同時交流過程還能幫助我國會計專業學生更好的走向國際化。
參考文獻:
[1]李佳妍.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趨勢和路徑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
[2]高海.會計高等教育的改革趨勢與路徑[J].時代農機,2017(03)
[3]李佳妍.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趨勢和路徑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