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卓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英語學科在學段教學中的地位不斷提高。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英語學科都是最重要的課程之一,但在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教學重點與教學方式上,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何做好“小升初”的英語銜接,鞏固小學已有知識,為后期學習做好鋪墊,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學習的過渡,是當前許多英語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重要課程。以下,本文就從當前小學英語學習與初中英語學習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對如何實現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高效銜接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初中英語;銜接;問題;對策
長期以來,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是一直是英語教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也是英語教育教學活動中一個重點探索的熱點問題,通過對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的實際開展情況分析以及全面的調研發現,當前,在當前的小學到初中英語教學銜接中主要存在以不足。
一、小學與初中英語銜接中的問題
(一)與教學大綱相偏離
在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同學段的英語教師由于長期從事相應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對于其它學段的英語教學大綱以及相關的課程缺乏必要了解,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能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以及相關的課程標準科學開展銜接性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存在偏離教學大綱,盲目提升學練要求等等,使得不同學段的寫作與翻譯等內容學習小于或者超出學生的英語能力,使得相關英語教學目標難以達成。
(二)教學內容缺乏系統性
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主要以基礎性的單詞、詞匯、語法等為主,而初中英語則相對復雜多樣,不僅增加了教學內容,其教學難度也顯著提高。部分初中教師在英語教學前,沒有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與學習能力進行細致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片面進行初中內容的灌輸,導致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新知識,無法得到消化與吸收。
(三)學生學習體驗較差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強調教學的趣味性與可學性,在教學過程中,會基于小學生的個性特征與學習能力進行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設計,如通過英語歌曲以及各種教學游戲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說教法進行語法與詞匯教學,教學內容相對單一與枯燥,小學生在剛升入初中時,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融入到全新的教學環境里,使得許多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效率也無法得到保障。
二、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策略
(一)研讀教材,整合資源
就英語教材來說,小學英語教材教學板塊十分清晰,主要教學內容包括了單詞、句型以及閱讀三個部分,而初中教材所包含的板塊較多,主要以語法知識傳授為主。在初中英語教學時,一部分小學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游刃有余的接受初中英語知識,而對于大部分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來說,則難以跟進初中英語教學進度。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與小學英語的銜接教學,如在小學英語教學時,音標學是一個教學重點與難點,在初中七年級中冊的Starter Unit 1~3中,對元音字母的發單所對應的幾個音標進行了復習,但是沒有對48個完整音標進行表現。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可在各單元教學中,分散進行音標的復習,進行準確發音的示范,傳授拼讀規則,使初中學生在循序漸進之中獲得英語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聽、說、讀等方面,結合教材實際,進行教材研讀,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提升英語教學效率。
(二)指導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習慣
在課程目標上,小學英語與中學英語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小學階段英語教學主要以模仿為主,學生主要憑學習興趣,對學習內容進行模仿,讀的能力培養的主要側重與拼讀與模仿朗讀,寫的能力培養上主要關注于字母、間標、單詞書寫規范等。而中學階段不僅要關注學生聽說技能培養,同時也逐漸對學生的讀寫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學生自主豐富閱讀與寫作技能,促使初中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進行轉變。
基于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高效的單詞記憶方法,如運用讀音拼讀法、分類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等幫助學生增加詞匯量。其次,要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在新課一開始,讓學生根據所學音標與拼讀規則,對課文進行試讀或者對話,了解文章中的例子,提前勾畫出所認識的短句與句型結構,對于不懂的位置進行標注并帶著疑問題主動進行探究與學習。再次,要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如在對話學習時,向學生進行發音與語調演示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模仿,隨后以同桌或者分小組形式,進行對話的練習。在聽課時,養成隨手記,勾畫重點詞句,做好記錄的習慣。
(三)增加課堂交流,優化學習心態
與小學英語教學相比,初中英語教學對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要求更加全面,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強大的理性思維與發展能力。但是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對于活動教學形式逐漸減少,使學生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激發。基于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也要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運用各種直觀教具,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創造生動教學情境,為學生帶來離好的英語學習體驗,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此外,建立起合理的評價機制,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對學生的優點進行表場與鼓勵,促使學生提高學習自信,享受成功的體驗。在不斷優化教學內容與優化教學方法之外,教育工作者還要做到與時俱進,基于社會發展實踐,不斷改進自身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加流。通過與學生的學習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動態,進而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方法。最后,初中英語教師可以與小學英語教師經常進行交流與溝通,了解不同學段的英語教學動向,掌握更多有效的銜接技巧與方法。
結語:
總而言之,針對小學與初中階段英語學科之間的較大學習跨度,做好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銜接,不僅有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同時也使學生更快速應新的教學節奏,跟進教學進度,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因此,新時期下的教育工作者要積極發掘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做好兩者之間的銜接,通過多種教學策略的應用,幫助學生盡快渡過這一過渡階段,使學生順利適應初中學習,獲得英語成績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國平.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銜接的障礙及其對策[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6(03):45
[2]劉林靜.淺談實現小學到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的過渡與能力提高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5(20):49
[3]魏華.新課標下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銜接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3(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