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價值進行探究。具體是結合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部分內容,從案例教學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能力,營造課堂氛圍;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目前社會發展局勢三方面進行論述。希望在案例教學法的協助下,高中政治課程教學質量有所提升。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案例教學方法 實踐教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041-01
案例教學法又被叫做實例教學法或個案教學法。其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實質上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需求,應用案例帶領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專研的方法。在案例教學法的協助下,營造出活潑的教學環境,有效調動學生對政治知識深度學習興致。本文對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價值進行詳細分析。
一、案例教學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眼界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進程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將書本知識和相關的國內外時政新聞進行有機整合,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眼界。在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僅是將案例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也應將部分內容整合進考試范疇中,借此方式使學生對案例蘊含的思想內涵有更為深刻認識,并提出主觀見解。
例如,在《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課程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我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合作關系,并展示了2016年1月至今,習近平主席訪問14個國家的部分場景。展示了從中東到拉美區域,習主席在2016年繼續構建中國外交“朋友圈”,穩固大國關系、周邊關系以及南南合作的穩定和發展相關圖片[1]。在本次教學課堂上,教師還積極介紹我國當下經濟發展趨勢,從而使學生對“構建全球伙伴關系網絡”的意義有深刻認識。在本次教學課堂上,教師為學生介紹了我國著名外交大使以及其在國際上所取得的成就,從而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國際合作的意義。并在學習與生活中樹立合作與競爭意識,為健康品格的構建奠定基礎。可見,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上的應用,能夠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政治素養與健康人格,其體現的價值是極為顯著的。
二、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能力,營造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在強化學科教學質量方面發揮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在授課之前,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思考一個與之相關的案例,進而為新知導入做鋪墊。除此之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提問,并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問題進行探究,這是協助學生擺脫傳統固式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的本質與內涵進行探析,這是培養現實創新思維的有效辦法。從而引出即將要學習的內容。營造優質課堂教學氛圍,重視提問環節,一方面能夠凝聚學生課堂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夠培養與鍛煉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對思想政治知識記憶更牢固,理解更深入。
例如,教師導入“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強調,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思想理論的堅定,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基礎之上,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展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建立在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崇高價值的基礎之上,上述論斷蘊含的價值觀道理”(2017年全國高考Ⅱ卷文綜政治試題)[2]。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其學生提前接觸高考,對高考題難度有一定的認識,以最佳心態面對高考帶來的挑戰。
三、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當下的社會和政策
在新媒體風靡全球的時代中,媒體報道與社會輿論等多樣因素的作用下,高中生對現代社會發展模式可以缺乏全面性認識,對國家傳達出的政策與精神可能缺乏正確理解。在這樣的情景中,教師應將自體導向作用發揮出來,以案例教學方法為依托,引導學生站在正確的角度剖析與認識問題。學生在對社會與政策有正確認識的情況下,思想發展方向才不會出現偏差,協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例如,老師可以借助對時政新聞解析的方式,去協助學生了解國家的發展動態與前景,推動國家政策實施進程,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培養與強化高中生社會責任感。為了使學生對當下社會發展形勢有最真切的認識,教師最好采用本土化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獲得最直接的認知與感悟。
四、結束語
綜合全文論述的內容,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價值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式下,案例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顯著。它能夠強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對知識學習主動性,也能夠協助學生扎實把握知識。盡管如此,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應用依然存有一些不足,教師應積極分析問題成因,探尋處理對策,將案例教學法的實用價值充分彰顯出來,為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張華強.案例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5:129.
[2]楊曉麗.高中思想政治課“同課異構”教學探討——以“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28)12:120-123.
作者簡介:萬偉(1982-),男,漢族,云南昆明市人,碩士研究生,中學一級教師,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