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蘭

【摘要】本文對導學案和終身學習能力作簡要辨析的基礎上,圍繞作者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利用導學案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作經驗介紹。
【關鍵詞】導學案 終身學習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238-02
我校正在借鑒課改先進學校經驗,結合實際提出“導學研討,訓練檢測”為核心課型課堂教學改革。借此契機,我們在開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研究》課題研究中充分利用導學案來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現結合教學實踐簡要論述。
一、導學案的定義和對導學案的理解
導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1]。
導學案,顧名思義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是發給學生人手一份的;是簡明扼要地出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提出思考題,規定自學內容;確定自學時間;完成自測題目。 導學案提倡學生自學,留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探究、討論,激發學生深層學習,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起著引導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
二、終身學習的定義和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特征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2]。終身學習能力是在學習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直接影響終身學習活動效率,使終身學習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我們認為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必須具備自學能力,利用現代化學習工具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能力,表達能力。
三、圍繞導學案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
導學案實施的高級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導學案實施的基礎目標是促進學生高效的掌握知識,為后續學習奠定文化基礎,在導學案的實施中要兩級目標并重[3]。
導學案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為主體地位的問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問題開展的特點,這與終身學習能力中自學能力、利用現代化學習工具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能力、表達能力培養聯系極為密切。我們實踐發現要利用導學案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采用如下措施行之有效。
1.編好導學案
導學案設計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知道老師的授課目標、意圖,讓學生學習能有備而來,給學生以知情權、參與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不僅是組織者、引領者的角色,而且是整體活動進程的調節者和局部障礙的排除者角色。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學習,應發揮發揮的是導學功能,著眼于學生“學什么”、“如何學”、“學得怎么樣”,側重于學生“會學”。要編好導學案必須備好教材,備好學生,力求讓每一個導學案都成為精品,我們要求教研組各成員們集思廣益,分析教材,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每節課要講的內容和難度進行把握,再根據學情,從知識、技能到運用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地集體編寫導學案,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待預習導學案學生可根據不同層次目標指導進行自主學習。
設計導學案我們做到:(1)問題化。將知識點隱入問題之中,通過一個個具有啟智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問題的編寫,必須源于課本,既注意打好基礎又注重加強知識的拓展與聯系,具有較強的思辨性。真正做到有效地把學生帶入課本,激發思考,引導討論又學會看書。同時根據課標要求,針對三個層次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及自學能力,在設問角度上應有所區別。(2)方法化。導學案設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以不同的方法去識記、理解、歸納和綜合。重視對實踐和社會認知方法的指導,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3)人性化。導學案應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循循善誘,其問題設置要層次化,兼顧各類學生的發展,要讓尖子生尋到挑戰,中等學生受到激勵,后進學生受到鼓勵。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并學有所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獨立學習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心態。
2.用好預習導學案培養自主學習習慣
剛接觸導學案,學生往往對它認識不足,首先教師要給學生明確它的重要性和意義,同時進行導學法指導,如預習學案要求每節新課上課前,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看書自學,并能對預習的知識進行梳理理解。教師要持之以恒的對學生完成的導學案情況監督管理。我們曾實驗:每上完一節新課,教師就把下一節新課的預習導學案發給學生,且在上新一課前要求學生把預習導學案擺在課桌右上角,教師巡視并記錄,發現英語學科12(4)班68名學生預習學案完成情況如下
實驗結果,我們發現開始學生覺得新鮮,完成率較高,過了新鮮期,學生的自覺性就降低。后來,我們新課前先檢查學生完成預習導學案后才發課堂導學案。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們發現學生的自覺性,自控性越來越高,效果明顯。
3.對課堂導學案精講點撥引導學生學會自學
新課內容以導學案形式把課堂知識結構體系出現,規定學生自學范圍、自學內容、自學方式、自學時間、自學要求等,做到“先學后教”,讓學生主動面對學習內容,積極去探究、發現。教師善抓重點,突破難點,按教材固有的規律性與學生學習的規律性,揭示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引導學生剖析知識的邏輯方法,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進入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由被動地吸納變為主動的吸收,使學生成為真正學習主體,使學生遇到問題后知道怎樣想和怎樣做,提高了學生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導學案能使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于發現,學會分析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課標:“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高峰 .強化學習習慣養成提高學生終身學習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3第8期.
[2] 許加生,別同玉.《論終身學習與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J].成人教育學刊,200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