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鴻一
[摘要]本文旨在為醫學影像人才的培育提供意見,從自身所做的修養與外界提供支持兩方面提出了培養醫學影像人才的一些方法與建議。
[關鍵詞]醫學 影像學 培養
19世紀末,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由此形成了放射影像學,開啟了醫學影像學的篇章。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醫學影像學也不斷推陳出新,新的設備和技術不斷出現,蓬勃發展,對醫學影像學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日益劇增。影像學可以檢查人體健康狀況,是現代醫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醫學影像學人才的培養,也不僅只限于傳教授業,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在已有的知識設備中更好的運用所學,學會創新。
一、自身所做的修養
(一)思想態度要端正
首先,相關專業人才應該熱愛影像學專業,忠于職守,恪盡職責。影像學既然是醫學的一個學科門類,影像學人才理應歸于醫生一類,因此,影像學人才應該首先具備醫生所具備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醫者之心在于為人仁心,醫術之道在于為人之道。對患者能夠做到推己及人,將患者置于自身的情況下考慮,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真心實意為患者服務。
(二)扎實的專業知識
作為一個專業的影像學人才,首先應該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在醫學院校就讀時,應該接受系統的完善的基礎知識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努力爭取實踐機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次,在工作崗位上,能夠熟練操作醫學影像設備,能夠獨立解決設備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掌握設備原理,更好的服務患者。
(三)良好的工作作風
首先要加強自身素質建設,舉止端莊,文明禮貌,樹立良好的醫務人員形象。對待工作要態度嚴謹,實事求是,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對待病人,能夠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對待病人和藹可親,尊重病人隱私,維護病人合法權利。
(四)團結協作,共同進步
醫院不僅是患者求醫問藥的避難所,也是醫生救死扶傷的神圣崗位。醫者仁心,做醫先做人,對醫生來說,如何做人具有重大意義。不是每個好人都能學成一個好醫生,但好醫生必須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高尚的人。影像學雖然是一個輔助治療學科,但是可以為醫生提供直觀的圖像數字化信息,更好的幫助主治醫生治病救人。在遇到急難患者的時候,要學會互幫互助,團結合作,戒驕戒躁,各科室協同配合,努力救治患者于危難。
二、外界提供支持
(一)學有所專
醫學院校設置專門學科專業,目的在于系統且全面的傳遞影像學知識,同時也能將熱愛影像學的人才集中到一起,促進彼此更好的交流和學習,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但是在開展專業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博學廣識,將影像學專業與其他各醫學專業之間的界限進行弱化,在學習影像學知識的同時,不排斥其他專業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二)更多的實踐機會
影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開展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提供更多的實踐和觀摩機會。讓學生在學校里就接受社會實踐教學,為將來的工作提前做好準備。同時,在學習操作專業影像設備的同時,傳授設備原理,只有掌握了設備運行的原理,才能更好的讓設備為自己服務。并且,讓學生養成記錄實踐報告的習慣,將每次實踐活動學到的技能和學習心得進行總結記錄。
(三)提供自主學習空間
開放圖書館和實驗室,及時更新圖書館數據庫和實驗室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機會和實踐機會,逐步配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弱化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預習專業內容,使其帶著問題帶著目標聽課,提高學習效率。積極開展素質教育,學習蘇格拉底問答法,開展啟發式教育,讓學生有機會闡述問題、討論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知識儲備與創新能力兼具的綜合型人才。
(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不斷發展的動力。對于影響學專業,在教學當中要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學生創新的機會,開展大學生創新項目的課題研究,為學生探索新事物和實物的發展規律奠定基礎。讓學生自主提出創新課題,指導學生正確分析問題,為學生解決問題指明方向,培養學生正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思想,尊重客觀數據,以此獲得科學知識。
(五)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對科學技術的重視,教學課堂不再僅限于很版和粉筆的教學,電化教學、多媒體教學和遠程教學手段早就進入課堂,使教學活動不再枯燥,更加富有活力和多樣性。可以借助這些科學的教學手段,邀請影像學專家進行視頻教學,或者遠程觀摩學習,這為學生提供了福利和便利。
三、總結
影像學人才的培養需要學生與學校緊密結合、相互配合。學校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實踐環境,學生銳意進取,努力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學校給予的優越的實驗室條件下,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實踐能力,鍛煉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自我批評與自我總結的能力,養成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