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長英
摘 要:我國部分學校正在嘗試雙語教學,但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學科要求與學生能力之間、教學要求與師資水平之間、雙語教學發展與外語環境之間都有著較大的落差。在雙語教學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外語的滲透地位、整合地位或主體地位,促進我國雙語教學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雙語教學;落差;滲透;整合;主體
一、引言
目前,我國部分學校正在嘗試開展雙語教學,不僅有理科分科雙語、文科分科雙語、理科綜合雙語、文科綜合雙語等,甚至連音樂、體育、美術課也有學校開始嘗試雙語教學。我國的雙語教學已經初具規模,并且越來越受到學校和老師的關注,但是目前還處在摸索階段,尚存在著諸多問題。
二、我國雙語教學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1.學科要求與學生能力之間存在著落差
長期以來,我國學校各學科的教學都是用母語進行的。由此學生也形成了以母語為背景的知識體系、思維習慣和理解方式。雙語教學是以外語作為主要課堂教學語言的授課和學習的方式,還包含著各學科特有的專業術語。這樣,在學科目標要求與學生語言能力之間就形成了落差,可能會影響學習者學科目的的達成。
針對這一現狀,可以采用下面的對策。在課堂教學中可選用“雙語過渡”的模式,將母語與外語有機整合、不分主次、互為主體;盡量緩解學生在語言思維上的壓力,使其逐漸適應,并向“浸沒式”靠近;還可選擇部分學生已理解的學科知識和部分新的學習內容相結合。
2.教學要求與師資水平之間存在著落差
雙語教學應該以各門學科的目標要求為主體。毫無疑問,雙語師資的不足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但是任何進行雙語教學的國家和地區都不可能等到師資齊備之后才啟動。我們必定要經歷從無到有、從劣到優的不斷完善的過程。
至于雙語學科的教師由外語教師擔任,還是由學科教師來擔任,由于目前雙語教師極其匱乏,所以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視具體的年級、學科和雙語教學模式而定。在現有雙語師資條件下,推進雙語教學可以按照中小并進、分層推進、重點發展、形成網絡的步驟來進行。在年級與學科的選擇上,則可遵循從易到難、從低到高、從輔到主、從理到文的原則。
3.雙語教學發展與外語環境之間存在著落差
英語是當今世界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中國又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英語學習者的國家,但是由于英漢兩種語言源于兩種相距甚遠的語系,要讓眾多學生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絕非易事。另外,由于外語教學方面存在一些歷史原因,我們的外語環境不夠理想,這無疑就與雙語教學的發展形成了較大的落差。所以應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英語作為學校中部分教學語言和工作語言的進程,可不定期舉辦英語節、雙語節,舉辦英語競賽和雙語競賽,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一些雙語學科交流和展示活動。在校內雙語環境的布置上,應考慮對學生雙語學習和發展有利,不斷改善外語環境。
三、我國實施雙語教學的幾個層面
實施雙語教學最主要的渠道當然是課堂教學,另外,課外活動也是一種有效的補充。課堂教學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最為穩定、占時最多、涉及最廣、內容最為廣泛。要讓雙語教學真正落到實處,必須保證讓課堂教學成為雙語教學的主渠道。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根據學校、教師、學生情況的不同,將雙語教學中的外語教學定在或滲透、或整合、或主體等不同地位。
1.外語的滲透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中文教學的主體地位,確保外語教學的滲透地位。外語的滲透地位由學校的整體教育狀況、師資配備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決定。現階段,大部分學校都存在著學習外語的困境,雖然教師的學歷基本達標,但其外語的聽、說、讀、寫、譯能力不強,而學生雖然在孜孜不倦地學習外語,但在運用外語方面則有較大困難;在這一背景下,可以將外語慢慢地滲透到日常的學科教學活動中去,并且主要由非外語類的學科教師來承擔教學。學科教師還可以將本學科領域的專業術語雙語化。對中國學生來說,外語的生詞不僅數量大,而且學科專業性強。學科教師可以用中、外兩種語言來表達專業術語,從而增加學生的外語詞匯量。
2.外語的整合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中文和外語整合起來,不是簡單地分出主次,而是互為主體。在一些條件許可的學校,教師有一定的外語教學能力,學生有相當的外語運用能力,那就可以將外語教學更多地融入到學科課堂教學中,其教學主要還是由非外語類的學科教師來承擔。學科教師可以結合日常教學,擇機將外語整合到教學活動中。
3.外語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在多數學生熟練掌握外語的基礎上,做到以外語教學為主體。雙語教學的最高層面就是學校開設的中文系列課程都能設置相對應的外語系列課程,這也才算真正實施了雙語教學。但是,這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有較大的詞匯量、較豐富的語法結構和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還要有較深厚的學科功底,往往涉及更為寬泛的學科領域。在這種情況下,承擔雙語教學的教師主要是學科教師,而在初中及小學也可由部分有一定學科知識功底的外語教師來承擔。
參考文獻
[1]杜秀花.初探雙語教育及其師資培養的途徑[J].中國高教研究,2002(1).
[2]何全旭,吳為民.關于開展雙語教學的幾個問題[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3).
[3]王斌華.學習雙語教學理論,透視我國雙語教學[J].全球教育展望,2002(2).
[4]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5]張維佳.雙語教學的性質、條件及相關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