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富
摘 要: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的寫話就是中高年級寫作的基礎,但學生一提到寫話就感到頭疼,無從下筆。我在教學中認真摸索,認為寫話教學首先在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這是重點;其次是重視閱讀、說話,加強積累;再次是加強指導與訓練等。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教法探究
小學語文一二年級寫話目標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庇纱丝芍?,寫話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加強閱讀,重視積累
我要求學生堅持天天讀書,讀我們所學的語文書,同步作文,讀適于學生讀的課外書,如紅領巾報、故事會、童話系列、優秀作文、連環畫……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在讀的過程中積累好詞佳句,專門準備一個收集好詞佳句的筆記本,每周在班上進行一次交流,為寫話打好基礎。
二、重視說話訓練
除了課堂上進行說話訓練外,利用活動課,朝會時間來對學生進行訓練。朝會時間除了教師必須講的事情外,其余時間留給學生自己,說自己看課外書有何收獲,說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聞……先小組交流,講給同伴聽,再推薦幾個在班上講。對膽小的同學,先讓他們在自己座位上講,逐漸到講臺前面向大家講。學生在說話的時候,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努力尋找他們成功的地方,熱情地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積極的氛圍,使學生從不敢說——能說——樂說——會說,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都得到了鍛煉,從而為寫話打下基礎。
三、寫話從最簡單入手,循序漸進
(一)從造句入手。根據一個詞寫一句話,要求把話說完整。下一次在這個基礎上把話說具體。如用“書包”造句,有的學生寫:我有一個書包。在這基礎上引導學生:我有一個什么樣的書包,這個書包怎么樣。以擴句的形式,逐漸訓練學生寫話,由淺入深,逐步提高。
(二)堅持寫日記。我要求學生把每天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哪怕只能寫一句完整的話也行,要求無錯別字,句子通順。只要堅持天天寫,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例如:今天受到了批評,要寫出為什么受到批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老師冤枉了你,你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后來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如看了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后,將你心目中的英雄寫出來,寫出你為什么敬佩他。
四、細心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寫話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是成功的秘訣。對學生寫話的評價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以贊賞的眼光來看學生的作品。盡量找出他們的優點,并大力鼓勵,把寫得好的大力表揚。對學生的評語一般不用A、B、C或優、良、中、差這些字眼。在對日記的評價我是這樣做的:先是學生自評,再是同桌互評,找出錯別字和語句不通的地方,找出寫得好的地方,使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再交給老師評。為了鼓勵學生,采用了積分制,完成一篇記多少分,寫得好的再加多少分,一周公布一次,對積分高的進行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日記或寫話作業后經常用到這樣的評語:“從你寫的可以看出你是一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孩子?!薄袄蠋熀苄蕾p你寫花的顏色的這一段,如果在最后寫出你的看法,你的感受,這將將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钡?,通過這些方法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當然對學生的寫話訓練方法多樣,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將在今后工作繼續努力探索。
五、在課堂上讓孩子多說后再練寫
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學,比如在拼音教學部分,可以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先說一句完整的話。剛開始學生的回答是不完整的,而這也是學生回答問題時句子說不完整的的通病。作為教師我們應及時加以糾正并作示范,如教學《比尾巴》這篇課文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第一幅圖:“天以上畫的是什么?”學生回答猴子,緊接著又問:“猴子的尾巴怎么樣?”學生回答:“長長的?!苯又龑W生把剛才回答的話連起說說,學生回答:“猴子的尾巴長長的?!比缓笤囍寣W生把自己說的再寫下來。這樣的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有一定的進步。
六、利用家長提升孩子說、寫能力
我們可以利用家長會、校訊通、QQ等方式與家長聯系,讓家長在閑暇時多帶領孩子外出,把看到的說給自己聽,回去后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寫成一段話。另外孩子每天放學回到家后,讓孩子告訴自己今天在學校里你都學習了哪些知識,學會了什么,或者今天在校園里有沒有開心的事情或不開心的事情講出來聽一聽,鍛煉孩子的口語表達,然后讓孩子把印象深刻的寫下來,哪怕只是寫兩三句話也行,讓孩子把話寫通順,這樣在日積月累中,作為家長就可以讓自己的孩子的說寫能力得到提高。
七、利用課本看圖寫話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去指導學生寫話。例如第18課《月亮的心愿》的第二幅插圖,就可以提出四個問題:“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在指導學生進行說話時,先從學生已掌握的主謂結構“誰?
干什么?”這基本句式入手,先問:“圖上畫的是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并出示兩張卡片:“什么人?干什么?”學生普遍都能掌握了“珍珍照顧生病的媽媽?!边@一基本句式。接著再提出“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畫的是什么地方?”再出示另兩張卡片:“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經過指導學生看圖;學生判斷面表現得時間是:“晚上,地點是在家里?!敝螅覀兙涂梢宰寣W生用一句話連貫起來回答:“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什么?”句式,大部分學生都這么說:“晚上,珍珍在家里照顧生病的媽媽。然后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通過比較,后面的句子添上“時間”和“地點”會使句子的意思表達的更加清楚和完整。最后,我們可以鼓勵學生照這一的造句方式說一說自己日常生活的一件事,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完整的話來。然后讓他們把自己說的話再寫在本上,學生的說寫能力不知不覺中就會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頭寨子鎮共豐小學,甘肅 白銀 7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