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雨
摘 要 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中一項重要的內容,通過寫作可以體現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對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但是我國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還存在有待改進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目的是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增強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H193.6,B01,R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148-01
語文是小學教學中基礎性的學習科目,在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寫作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培養學生整體的語言素養有重要意義。因此語文教學中師生需要提高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但是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還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寫作缺乏興趣。寫作興趣低下是當前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小學生一看到作文題目,就皺起眉頭,感到無從下手。一些小學生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常用的寫作方法是“四部曲”:編、仿、抄、背。長此以往,這樣畏懼寫作的情緒阻礙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寫作內容名缺少創新。根據筆者多年教學經驗發現,學生在寫作中普遍存在創新意識低下的問題。表現為寫出的文章相似程度高,所參考的資料和文中列舉的案例也大同小異,文章缺少耐人尋味的句子。比如,在寫“難忘的一件事”時,不少學生是從相關范文上七拼八湊,這樣缺少新意的文章,很難獲得高分。
(三)缺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許多小學生的習作內容很空洞,與實際生活聯系較少,即使有的學生寫出的文章與生活有一定的聯系,但是所描寫的生活事件也不夠生動具體,生搬硬套,言之無物。主要原因可能是老師們不注意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系,沒有讓學生融入生活。此外,在學生生活經驗較少的條件下,也不能提高寫作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二、提高小學習作教學實效的措施
小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因此教學中老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措施,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其中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如下:
(一)打開思路,提高寫作興趣。寫作教學離不開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學生在沉悶的心情下,很難寫出優秀的文章,也不利于寫作思路的發散。因此教學中老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寫作教學中可以設計有趣的話題,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容易激發自身的靈感,促使學生由之前的“要我寫”變為“我要寫”。比如老師在指導學生對一種植物進行描寫時,可以實現組織學生去園林中參觀這種植物,并向園林專業人員請教該植物的生活習性,做好記錄,讓學生在課堂外體驗寫作的樂趣。活動結束后,將自己今天的所見所聞利用寫作的形式表達出來,著重介紹該植物的生長情況。由此可以不斷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增強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發揮想象,培養創新意識。一篇優秀的文章離不開文章內容和結構等的創新,因此教學中老師還需要培養學生寫作創新的意識。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比如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閱讀材料,從閱讀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可以開展個性類型的教學活動,如成語接龍、故事大賽等。這樣類型的教學活動可以拓展學生思維想象力,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重要作用。此外,教學中學生可以將自己認為比較好的句子或短語記錄下來,并在寫作之前拿來閱讀,盡可能的將其應用在接下來的寫作中。學生之間還可以將自己的好詞好句交換著查閱,這樣可以在汲取他人長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并從他人的寫作思路中受到啟發,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
(三)聯系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生活與寫作有重要的聯系,寫作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的一種藝術,學生在留意生活中事件中,可以豐富自身的寫作素材。因此教學中老師需要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的能力,鼓勵學生在接觸社會的基礎上對生活有所感悟,以此來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筆者發現多數學生寫出的作文缺少相應的感情因素,因此就使得文章不夠飽滿。分析其中的原因在于學生缺少對生活的感悟,沒有結合生活實際抒發自身的情感,甚至有的學生寫出的文章存在無病呻吟的情況。針對以上問題就需要老師帶領學生走出班級、走出校園,去社會大課堂中體驗生活,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比如,作文以“我最感謝的人”為題時,有的學生會寫自己的爸爸媽媽,因此可以觀察爸爸媽媽一天中的生活狀態,看看他們做了什么,說了什么。這樣在細致化的觀察下,可以促使學生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提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性。
(四)讀思結合,提升文學素養。“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以看出閱讀的重要性。同樣在寫作中也離不開閱讀,通過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長學生的見識。因此寫作教學中老師需要將教學的重點向課外轉移。鼓勵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閱讀有益身心健康的書籍,如《意林》、《讀者》等。這樣可以培養自身的文學素養,在文學素養提升的基礎下,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由此將寫作水平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學中老師需要針對目前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仔細分析,并針對問題制定合理性的解決措施,對癥下藥,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不斷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更好的順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將學生培養成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