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合木提·阿拉伯地
摘要: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相聯系,創建和諧課堂氣氛來實現高效課堂是優化教學質量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優化措施
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初中生的好奇心十分強烈,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緊扣學生好奇心大的特點,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利用他們的求知欲主動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主要考慮如何優化學生的創新心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到課堂問題的討論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法讓學生自己領悟解決問題的樂趣和成就感。另外,在課堂上設置懸念也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創新心理,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也十分重要,教師要鼓勵學生有開放性思維,而不能對學生的新思維進行批判。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進而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數學教學
數學源自實際生活又應用于實際生活,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若將抽象化的數學問題轉換為生活實際問題,就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實際生活進行問題創設,是在初中生自身生活體驗的基礎上,通過生活現象研究數學。這不僅解決數學學科自身的知識性的問題,還可解決生活中技能性的問題,體現出新課標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以及數學學科的生活化與應用價值。例如,蘇科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中關于“圓(1)”的問題創設:每位學生都有各自的上學與放學方式,有學生是徒步,有學生是騎自行車,有學生是乘坐公交車。
(1)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所見到的自行車、摩托車和汽車等交通工具的車輪是何形狀?為何要是這種形狀?
(2)車輪能否做成其他形狀?如果車輪是橢圓形、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等形狀時,會發生什么狀況?通過聯系生活和感知生活進行問題創設,使初中生更易產生直觀的感受與體會,且能夠激發初中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從而產生關于“為什么”問題的思考,促使初中生主動學習初中數學.
三、創建和諧課堂氣氛實現高效課堂
高效的數學課堂,必須要有一個使學生感到平等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構建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僅要寬容對待學生,微笑面對學生,更是要對學生以情感關注,情感投入。只有教師對學生以情感關注,學生才會把這種特殊的師生情遷移到學習數學之中,才會重重極強的學習動力。我們在平時也能聽到有學生議論,因為某個學生討厭某個老師,而對該學科產生厭煩情緒,直接導致數學成績一落千丈。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待每一位學生,正確對待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把問題放大,不渲染學生錯誤,更不能歧視學生。要關懷體貼,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學生心靈智慧的引路人。其實這種情感無時不在,在課堂中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寬容的行為,都會觸動學生的心靈。
四、運用合作探究為學生帶來成功的愉悅
“統計圖的選擇”教學設計和教學中,要求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合作,調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業、各學科中應用的各種統計圖,調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的有關數據,通過實際調查收集數據,確保數據來源的準確。學生或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或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調查采訪或查閱資料,經歷搜集數據的過程,搜集的統計圖豐富多彩,內容涉及各行各業。學生從中能體會統計圖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培養善于觀察生活、樂于探索研究的學習品質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五、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序與認知水平。制定的教學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學生發展。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這么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這道題都講過幾遍了還不會做”,碰到這樣情況,教師不應埋怨學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現這樣狀況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學生不接受這樣的講解方式,還是認識上有差異;是學生不感興趣,還是教師點撥,引導不到位;是教師制定的難點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上的難點出現了不合拍;是教師期盼過高,還是學生接受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在教學目標設計時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在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有效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向高一級的認知水平發展。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形成良性發展。教師千萬不能埋怨責怪學生,不反思自己,只會適得其反,以致把簡單的問題都變成學生的難點。因此教學設計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要教給學生需要的數學。
六、指導學生正確審題方法
審題即分析理解題意,查明題中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要求了解問題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在頭腦中形成并保持清晰的課題印象。許多同學在做作業時常常忽視審題,對審題采取漫不經心的態度。在題意尚未理解,條件與問題間的關系尚未分析清楚之前就試圖解題,胡亂猜想、盲目嘗試。有的同學雖然能夠審題,但不夠仔細,對課題觀察分析得不全面、不深入,而遺漏了隱蔽的卻是重要的條件。還有的同學審題時所保持的課題印象不夠清晰,結果在解題過程中變得更加模糊,甚至遺忘了,以至于不知如何繼續下去。因此,我們必須學會仔細審題。審題時,首先要通讀全題,把整個題目的含義連貫起來。如果讀一遍未形成清晰的印象,可以再多讀幾遍。其次要注意題目中的特定語言,挖掘蘊含條件。例如,題目中說“增加了”與“增加到”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要仔細辨別,以免因理解錯誤而做錯題。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探究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聯系生活實際指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會學數學,講究高效課堂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