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慧
摘要:當前隨著新高考改革制度的出臺,高中教育教學活動面臨著新的要求。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除了語數英三門作為必修科目,學生可以從歷史、化學、物理、地理、生物以及政治等七門學科中任選三門,形成35種選課組合,而物理在其中則占據非常關鍵的地位和優勢。在此情況下要求高中物理教師能夠及時轉變側重灌輸知識的物理教學模式,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措施應對新高考的相關要求。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物理;教學改革
新高考背景下的課程改革,作為課程改革強有力的動因,給學校課程帶來巨大改變。本文在新高考背景下,基于課程整體的分析視角,從教學模式、改革措施等層面,對新高考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物理改革進行研究,旨在營造更為合適的人才培養環境,探討更為合適的課堂教學方法,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新舊高考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變化
(一)教學內容上的變化
高中物理歷來都是高考的難點之一,究其原因,是物理科目本身就較為抽象,且高中物理的考核方向也側重研究型題目,例如“磁場中,導體受安培力作用的運動”相關問題。而新高考改革政策出臺后,顯著的提升了高中物理試題的綜合性,考核內容范圍更加廣泛,并且適當減少深入研究型題目,如此會促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物理知識的拓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學習方式上的變化
教學內容的變化會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由于當前更加注重綜合能力,會使得學生開始形成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同時積極主動的獲得課外物理知識,并且通過課外閱讀和交流的方式,在減少對于研究型題目學習的同時,轉而加強提升自身的綜合性學習能力。
(三)教學方式上的變化
新高考形勢下,高中物理教學重點轉變為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學習能力。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通過合理應用問題情境,引入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保證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動手能力,實現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改革具體措施
(一)及時轉變教學思想,實現課堂教學創新
由于應試教育多年來的影響,導致高中物理教學普遍只注重成績。而新高考下的物理教學改革,教師想要提升教學質量,就必須積極創新教育思想,充分的挖掘教材內容,確定最為適合實際情況的課堂模式。具體應當以改革作為指導,對于教育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改變知識的表現手法,并用全新的教育評價體系來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可以針對不是太重要的知識點,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先在課下指出下一堂課主要學習的知識點,讓學生自學。課堂開始的十分鐘內,學生提問,教師來解答,然后開展課堂練習,以實現對難點的補充。
(二)因材施教,構建良好的學習情境
高中時期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關鍵階段,在此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創新思維都開始快速形成,外界因素很容易在此階段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教材內容,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并且積極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來引導學生積極學習。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能力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使得其能夠自主拓展學習相關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提升課堂學習趣味
首先需要正確看待學生個體之間的學習差異。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是建立在全新的師生關系的前提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注重學生所存在的學習差異之外,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個性化教育工作加強對于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借助科學的教育引導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其次,可以合理應用與所學知識相關的故事來提升課堂趣味性。高中物理的內容較為抽象,所以導致其課堂教學較為枯燥,這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產生嚴重影響。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應用新的知識呈現方式。在保證符合基礎課程教育要求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實踐環節,促進學生對于理論和實踐能力的掌握和結合。例如,可以根據相關知識點所涉及的故事或傳說來代入課堂教學內容,通過此方式來活躍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率。
再者,要對現代化教育技術進行合理應用,通過適當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將相關物理知識以真實的情境展現出來,通過將抽象的知識轉變成生動形象的動畫,不僅會加速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夠促進其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興趣,對于之后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強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改革應當注重以學生為本,采取科學的教育模式,將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如此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備合作學習的思維,積極與小組成員共同解決物理知識。根據實踐效果可以發現該學習模式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進而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需要將學生根據一定規律來分組,并且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相關意見,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于自己的重視,認識到自己的學習地位,從而可以更加重視課堂學習,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在進行機械能守恒定律相關內容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麥克斯韋滾擺、鋼板以及彈簧振子等,并且在涉及到的動能與勢能變化的時候,及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隨后教師隨即抽取學生使用演示器材為其他學生展示小游戲,并且引導學生去思考游戲所體現的物理知識。例如可以在支架上用細繩子拴上一個小鋼球,然后在支架旁邊樹立一塊木板,將小球拉至與木板接觸,并做好標記,再將鋼球釋放,看鋼球是否還能夠重新觸碰到木板標記處。通過對小游戲的過程進行認真觀察,學生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各方面的提問,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實驗操作,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學習的氛圍,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還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和態度,從而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三、總結
新時代下的高中物理改革并非立刻就能實現,而是應當積極采取各方面措施,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合理的調整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營造更為合適的人才培養環境,選擇更為合適的課堂教學方法,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漢東.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2018(10).
[2]趙永祥.構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全面提升學生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