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翠
摘要:伴隨著傳統文化的興起,現已廣泛滲透于高中語文教學中,所以,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根據教材內容,讓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只有不斷在高中語文中滲透傳統文化,拓展學生眼界,才可以提升教學效率,更好地傳承民族的文化精神。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已經超越了僅僅對于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要求,更多的是通過語文教學,不斷滲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優秀品格,更好的塑造學生精神風貌,從而有益于全面推進我國現階段的素質教育。
一、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價值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
中華民族擁有著燦爛的文化和歷史,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品格,這些寶貴的財富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得以傳承與發揚。在這一層面上,語文教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不斷的融入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傳統文化內容,在提升學生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動力,使其更容易獲得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寶貴精神財富。
(二)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中華民族文化。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不斷擴大傳統文化的文章數量,增加文章的多樣性,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中華民主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在多元背景下產生的含蓄、包容的民族精神。例如,通過對于木蘭詩的學習,學生在學習花木蘭為父出征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的同時,更易樹立民族團結的意識,增進對多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二、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對傳統文化的滲透狀況
(一)高中生在對古文學習過程中過度依賴教學輔助工具書。
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借助古典文學作品來對傳統文化進行滲透的,不過在學習古文過程中,很少有高中生會通過自己的理解來學習古文,大多數高中生對有關教學輔助工具書過度進行依賴,如《高中文言文翻譯》等。通過對教學輔助工具書進行參考,高中生才能夠翻譯和理解課本中的古文,但并未親自理解和品讀古文,很難實現學生對古文進行學習的價值,嚴重影響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理解能力、鑒別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語文老師沒有對學生的情感熏陶給予高度重視。
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并非僅指高中生對古詩詞名篇、教材中古文的簡單背誦,還應包括學生通過對作品進行深入理解,提升到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在思想上能夠產生共鳴,進而能夠對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行有效汲取。目前,很多高中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將學生熟悉的古文基礎知識、古文翻譯方法簡單教給高中生,意對傳統文化進行滲透,但是針對古詩詞名篇和古文中的傳統思想感情,高中老師并未有效指引學生對其進行自主理解,嚴重阻礙了學生對古文和古詩詞中隱藏的傳統文化含義的深入理解和認識。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
(一)開展誦經典讀名著的活動。
誦讀經典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經典名著是經過幾千年的磨礪才篩選出來的優秀文化讀本,學生通過誦經典讀名著的活動可以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國許多優秀傳統文化都記載于經典著作之中,《論語》是對孔子思想的總結,而孟子的思想留在了《孟子》中,老子的思想我們可以通過《道德經》去了解。先賢圣人的思想經過幾千年的考驗,最終還是流傳了下來,他們的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習《論語》,我們懂得尊師重道、仁義孝悌;學習《孟子》,我們明白應該如何取舍義與利;學習《道德經》,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豁達。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名著數不勝數,而古人也喜歡勸人讀書,因為讀書可以使人修身。我們這里所說的讀書并不是要讀一切古文典籍,而是要通過讀經典讓學生了解我們的國學,懂得我們的根之所在。
(二)傳統文化進課堂。
無論是學習語文、數學或者其他學科,學生最主要的學習途徑就是課堂學習,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最主要的方法也是課堂教學。傳統文化進課堂主要分為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傳統文化進行顯性教學,即把傳統文化作為教學的一部分單獨進行講授。比如,《百家講壇》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比較新穎的一檔節目,教師可以選取其中適合高中生觀看的片段讓學生專門學習,節目中的《弟子規》《論語》等,這些都是簡單易懂卻又在平時不被人注意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就是在課堂上對傳統文化進行隱性的教學,例如,高中課本會涉及許多文言文、古詩,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習的課文收集與作者相關的小故事,或者介紹文中提及的古代風俗、禮儀等傳統文化。
(三)營造傳統文化教學氛圍。
對于影響人發展的四大因素,我們無法改變先天的遺傳因素,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改變能操控的因素,比如說環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除了教育以外,他們所處的環境對他們思想的形成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學校要在校園內和教室里營造出傳統文化的教學氛圍。
學校可以從校園到教室共同營造出傳統文化的教學氛圍。首先,學校可以在校園中添加一些傳統文化的元素,比如可以在校園內布置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的名言,或者設置專門的宣傳欄,做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專題。在教室開設讀名著樂園,提供經典名著書籍。其次,學校定期開展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專題講座,讓學生也積極參與發言,發表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看法,讓他們有更多的參與感。教室可以每個月舉辦以“傳統文化”為專題的板報,并且在年級中進行評比,選出板報設計、選取題材最優的班級。
四、結語
高中語文不但是對知識的教授,更要重視人文素養的培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全面貫徹人本理念,正確引導學生,陶冶學生情操。傳統文化承載著傳統精神以及審美理念,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吸取經驗,提升自身素養。
參考文獻:
[1]熊霞,論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J].新課程,2017(2):16.
[2]卿文杰,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6(34):55.
[3]張琳,試論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高考,2017(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