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臣杰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倡導,非智力因素逐漸走入初中物理教學。它以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沖擊著傳統物理課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深化對非智力因素的認知,積極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別是發展學生的自信因素,能夠積極推動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非智力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學和學習中的作用進行了如下分析,旨在為相關教育研究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非智力因素;教學與學習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加快了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如何提升課堂效率,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是物理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鑒于此,本文筆者對非智力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學與學習中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
一、非智力因素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影響分析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對學習活動起著維持和強化作用的個性心理,隨著教學理論的不斷完善,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有著傲人的成績。但是,智商高并不代表成績好,非智力因素(心智、品德等)也對學生的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智力因素僅僅是影響學生學習好壞的一個重要條件,絕不是決定性因素。如果忽略了一個人的非智力因素,那么他的成功之路可能要難上幾倍。初中階段的學生,其智力因素不相上下,沒有太大的區別,那么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就凸顯了出來,其中自信就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一般情況下,大家認為一個自信的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表現也是優秀的,這其中不乏先天的智力因素的影響,但是學生的意志、團結協作等非智力因素所占的比重更大。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沒有頑強拼搏的精神,遇到困難不敢面對,怎能獲得成功。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學的任務不單單是傳授物理知識,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也非常重要。自信心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精力,只有提升了學生對物理的自信心,學生才會產生極大的學習欲望,才會主動的參與到物理教學中來。
初中階段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關鍵階段,非智力因素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所以,在這一關鍵時期,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其意義重大。物理是一門系統性的學科,其知識看似雜亂無章,其實關聯性很大,只有在教學開始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學生才會越來越有自信,才會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途徑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的實踐性和邏輯性非常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非常吃力,不愿主動的去學習。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初中物理的學習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學生只有樹立了強大的自信,才會積極主動,才會樂于交談,才會去主動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對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物理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如果不加改變的直接讓學生去理解,會非常困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講解物理知識,例如:多媒體教學,生活教學等,以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物理還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大量知識的講解都必須以實驗為依托。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是將實驗材料、操作步驟以及結論等直接告訴學生,然后再讓學生根據固定的模式去操作,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的提升,但效果甚微。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自主去探尋物理實驗的奧秘。例如,在學習《浮力》(人教版)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一個人在死海上漂浮的圖片,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人為什么能漂浮在水上?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行呢?應該去如何測量呢?學生根據自己一系列的問題,會不斷地思考測量需要的材料以及具體操作步驟。在學生漏掉的環節,教師可以給予及時的補充。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學習的信心,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其自信心會逐漸提升,這樣的物理課堂無疑是有效的、成功的。
3.積極鼓舞學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的檢查學生的作業情況,嚴格要求學生,以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嚴格規范學生的實際操作,積極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各個實驗現象,并自主探究其中的原理,同時還要做好數據分析工作,進而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精神。此外,教師還可以深入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有效的設置問題難度,有意識的磨煉學生的意志力。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敢于質疑、勇于提問的精神,對不同的觀點敢于表述出來,這不僅能夠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還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力,進而在日后的學習中,迎難而上。最后,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要有梯度,既能燃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又能保持學生的自信心,以此來不斷強化學生的心里素質。此外,教師的有效引導也非常重要,一節有效的、成功的物理課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夠發展學生的自信心,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學科情感。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受環境的影響甚大,學生時代尤其受教師的影響最深。教師豐富的知識、鼓勵的話語、期待的眼神、無私的關愛等等都能使學生從心底產生對老師的敬佩之情。學生喜歡他所敬慕的老師,也一定喜歡這位老師所任教的學科,所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精心設計物理情景、精心選擇教學方法和表述的語言;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教師若能耐心的幫助他們分析原因,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和挫折;若能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對學生所取得的進步,能給予表揚和鼓勵,不過多的責備學生,不譏諷、取笑、挖苦學生,讓學生能體會到教師真誠的關心和愛護,這樣師生之間就能夠形成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悅的師生關系,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下,學生也一定會對教師所任教的學科充滿情感,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因素,學生就會自覺、主動的鉆研物理,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過度的關鍵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物理教學中,要合理利用非智力因素開展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才能促使學生保持這種優秀的學習品質,進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為學生今后物理學習之路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參考資料:
[1]龍登輝.初中物理教學加強學生自信心鍛煉[J].未來英才.2015(4)。
[2]吳剛.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