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摘要:對大部分小學生而言,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難點,而對教師而言,寫作也是其教學難點所在。但是,寫作又是語文學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和學生都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本文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提出了三個具體的措施,以期促進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提高其語文作文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其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
小學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很多習慣都是在這個時期養成的。但是,小學生由于自身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和自控能力差等原因很難自主養成某些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對其加以引導。寫作也是一樣,教師在學生寫作習慣養成和寫作能力培養中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并不強,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制定科學的寫作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是考核其課程教育目標的三個主要維度。因此,寫作教學目標的制定也應當圍繞這三個維度開展。
例如,教師在進行《巨人的花園》一文的讀后感寫作教學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學生閱讀理解這一篇課文,只有在完全理解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寫出切合題意的讀后感,因此,教師的寫作目標設定應該先從閱讀目標設定開始。具體的教學目標設定可作如下參照:
(一)讓學生通過自學、檢查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學會課文中的所有生詞生字,再通過對本文語境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內涵和意義。
(二)讓學生在課堂上對課文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由聲入境,對內容所述畫面進行想象。
(三)關注巨人和花園所發生的變化,用對比朗讀的方法去感悟和體驗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其所發生的復雜的心理變化,并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即人應該學會將快樂和美好的事物與他人分享,要知道如何關心他人,要懂得自私自利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不值得被提倡。
(四)深入理解本文中心思想后,再讓學生進行寫作。
由上述可見,這一目標關于寫作的部分其實是很少的,但是其能產生的效果一定會比只將著眼點放在寫作上而設定出來的目標要好很多,不僅是因為這一目標更加詳細具體,還因為這個目標的設定是遵循了寫作本身的客觀規律,寫作本身就是一個累積的過程,而這個目標中的前三步就是為了第四步寫作目標的完成所做的累積和鋪墊,只有在打好基礎的情況下,學生才有可能寫出好的作文。尤其是對讀后感這樣的寫作教學而言,教師在設定寫作目標時,一定不能忽略了閱讀理解的重要性,必須將閱讀目標的實現考慮進去,不能單獨地就寫作目標進行設定。
二、選擇恰當的寫作教學內容
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而言,教學內容的選擇也是極為重要的。小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相對較差,并且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也和成年人有一定差異,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更大,其所要擔負的責任自然也就更大。尤其是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的壓力就會更大。寫作教學不同于生字生詞的教學,其難度大很多。小學生不能把握寫作的內容,并且在一開始也不知道從何下手,寫作的字數要求也成了教師和學生的頭疼之處。而如果這個時候,教師所安排的寫作內容還與學生的興趣點相沖突的話,寫作教學工作是很難持續開展或是很難取得良好成效的。
如果寫作教學的內容太難,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更加困難,學生也沒有辦法準確把握寫作教學內容的中心思想,有的時候甚至會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其產生心理陰影,從此再對寫作無好感。但是如果寫作教學內容過于簡單的話也是不好的,這不僅會使學生覺得寫作完全沒有挑戰性,對其寫作興趣造成一定影響外,還會降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要求,最終使得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被大大降低。
所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相關工作也應當圍繞所設定的寫作教學目標而展開,準確把握好寫作教學內容的難度,盡量保證這些教學內容是學生通過努力就能完全掌握的,讓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此外,寫作教學內容的素材不能局限于課本之中,課外素材也極為必要,這主要是因為很多課外素材,更加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學生接受起來可能會更為容易。教師可以將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延伸,通過其中一些線索找到課本內容與延伸話題的共同點,進行寫作教學。例如,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孔繁森》的文章,教師便可利用“人物”這一線索進行課外延伸,將“人物”延伸至學生的生活之中,讓學生寫一篇關于“人物”的作文,這個“人”既可以是學生喜歡的,也可以是學生敬佩的,還可以是學生難忘的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將自己生活中的所感所想通過作文體現出來,其作文所表達的感情也會更加真摯。
三、選擇合適的寫作教學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自然也不例外,好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寫作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自主發揮空間更大,所以教師寫作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應當以此為基礎,課堂教學方法的著眼點應當放在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開發之上。
例如,當寫作目標是讀后感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此過程中發揮輔助作用,對學生疑惑的問題進行解答即可。而如果寫作目標是要求寫一篇關于季節的散文時,教師便可組織學生走出課堂,有意識地讓學生去發現當季的美,因為每個學生的特征都不同,自然觀察的點也就不同,寫出來的內容當然就會更不相同了,所以即便是組織全班同學到戶外觀察,正常情況下,都不可能會有兩篇同樣的作文出現。
小學作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的提升就如同寫作本身一樣,是一個需要長久的累積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定科學的寫作教學目標、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以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等都是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相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