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茗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給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轉變課堂教學的機械性和單一性,將枯燥乏味的英語知識以一種容易理解的形式展現出來,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隨著思維導圖在高中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為英語教學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能夠幫助教師實現這些目標,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本文基于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就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應用策略
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將復雜的英語知識通過放射狀的圖像進行簡化、明了的有效思維工具,能夠滿足當下學生的學習需求,轉變學生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英語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思維導圖的運用,借助其放射性思考的優勢,將英語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帶著濃厚的探究欲望進入英語學習活動中,借以提升教師教學的效率。那么,具體該如何借助思維導圖開展英語教學呢?
一、思維導入的概念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圖,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率先提出來的理論,它是一種大腦放射性思維外化的表現,更是一種能夠將思想、知識結構圖像化的思維工具。它利用帶有順序標號的樹形結構,將詞匯、數字、圖形、節奏和色彩能邏輯與抽象思維進行結合,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有效記憶。除此之外,思維導圖能夠將學科中復雜的問題用簡單圖形形式展現出來,其所帶來的效益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青睞。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以幫助學生轉變學習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其思維進行有效運轉,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思維導入運用第一步——預習
在高中英語預習中合理的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英語知識,展現學習思維運轉過程,實現英語學習形式與內容的完美融合,進而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內容邏輯性,在保證學生高效完成預習任務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為教師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堅實基礎。比如,在教學《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一課之前,為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本課知識,筆者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工作。首先將本單元中的內容進行通讀,找到其中相關的中心話題和中心詞(或者是重點詞匯等),進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勾畫出自己的邏輯思維圖,找到其中的聯系。在正式上課之前的五分鐘內,讓學生將自己所畫的邏輯思維圖放在小組內探討,以相互借鑒交流。如,有的學生用文章標題做中心話題,勾畫自己現代通訊工具的思維導圖,開展通訊工具(computer、mobile phone、satellite phone、fax等)的導圖,computer、mobile phone分支出QQ、WeChat、weibo等,這是學生思維碰撞的結果,是學生展現個性思維、理解、記憶的過程,需要教師予以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思維導圖并沒有好壞之分,只要能夠反映文本中的邏輯關系,符合使用者的邏輯思維即可,這是學生展現個性思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補充思維導圖不足之處,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幫助學生完善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
(二)思維導入運用第二步——教學過程中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四大板塊教學,分別為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這四大板塊的教學內容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需要教師進行針對性教學,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拿詞匯教學來講,學生掌握足夠量的詞匯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基石,因此,如何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成為教師值得探索的問題。在高中英語詞匯表中是以字母為順序進行排列的,但若讓學生按照這種順序進行記憶,其效果難免不理想。為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筆者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來記憶單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將詞匯制作成word map的形式,幫助學生消化詞匯,提高學生的詞匯量。比如,在學到liquid液體這個單詞之時,學生將這個單詞作為word map的中心,將其進行外延,找到與之相關聯的詞匯,學生首先想到的是與liquid平行的詞匯solid、gas等,又將liquid下延至water、milk、tea、petrol、wine等。以liquid為中心可以引申出很多詞匯來,并將這些詞匯有效地進行勾連,幫助學生進行有效記憶。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學習以外,教師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或者大可以跟學生來一場“思維導圖大PK”,目的不在于PK,而是在于讓學生借助教師全面的思維導圖,來完善他們的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記憶效率。
三、思維導入運用第三步——復習鞏固
在帶領學生進行復習鞏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巧用思維導圖將學過的知識點有效串聯起來,使學過的知識點更清晰的呈現出來,能夠讓問題具體化。讓學生將各自的思維導圖拿出來進行討論交流,隨后,教師再挑選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講解,有效擴充了學生的學習容量,側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認知。比如,從句是學生倍為頭疼的知識,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記憶。以從句為中心詞,分出六大從句(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等),從主語從句中延伸出it作形式主語和What引導的主語從句,在往下就是舉例分析等等,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思路推理下去,以便更好地完成復習鞏固任務,學生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以上是筆者的粗鄙建議,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基于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相關對策的研究[J]. 張艷霞. 中國校外教育. 2015(06)
[2]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課中的應用[J]. 吳梅. 英語廣場. 2016(03)
[3]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李軍華.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