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金
摘要:本文主要圍繞民俗美術資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究,希望能為我國美術教育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民俗美術資源;高中美術;有效運用
民俗美術資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擁有獨特的藝術氣質,有著豐富的人文情感內涵,不僅有著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而且還有著給人濃郁的地域視覺藝術體驗,能夠喚起學生奇妙的視覺聯想與對遠古意蘊的思索。所以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應加強民俗美術資源的運用,從而提高高中美術教學水平,促進高中美術教學發展。
一、在高中美術教學中運用民俗美術資源的意義
(一)將我國寶貴的民俗美術資源傳承下去
教育有著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與義務,將民俗藝術資源融入到高中美術教學當中是傳承民俗美術資源的有效途徑,內容豐富的民俗美術資源為高中美術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滋養與啟發了學生。通過民族美術資源與美術教學的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夠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染,更加深刻的感悟民俗美術資源的獨特的藝術魅力,樹立學生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培養學生對民俗藝術資源的保護意識,激發學生對本土文化的濃厚情感,繼承與發揚我國優良的民族精神,提高學生對美術藝術的熱愛,實現民俗美術藝術的傳承與傳播。
(二)民俗美術資源是美術教學的寶貴素材
民俗美術資源具有震撼的視覺藝術形態與獨特的藝術氣質,能夠將地域的特點與民族的特點展示出來,充分的反映出先民獨特的思維軌跡、藝術觀念以及審美情趣,為學生帶來更多的藝術創作靈感,喚起學生強烈的遠古意蘊,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與藝術價值。民俗美術資源極具藝術魅力,是高中美術教學的寶貴素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民俗美術的判斷能力與鑒賞能力,而且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學生通過了解民俗美術資源,在提高學生對民族藝術熱愛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民族本土文化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通過充分的挖掘民俗美術資源的獨特性、藝術性與民族性,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創造素材,而且還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的靈感。
(三)為高中美術教學增加新的精神動力
民俗美術資源屬于非特質文化遺產,集多元文化的精髓于一身,經歷了數千年文化的積淀承續,是我國先民征服自然、超越自我的生存智慧,不僅反映了民俗歷史文化的深邃底蘊與恢弘氣度,而且還蘊含著先民精神造物邏輯思維模式與精神造物起點,民俗美術資源反映著勇于跨越、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勤勞智慧等高尚的精神內涵,而且還是世界超越、融合、抗爭的生活史。在高中美術教學中運用民俗美術資源,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民俗美術資源的過程中,感受民俗美術資源的特征、內涵、形態,從而培養學生對傳統藝術與民族精神的情感,讓學生在優良的傳統文化的熏陶之下,提高對民族民間藝術的關注與熱愛。學生通過將民俗美術資源融入到自己的藝術創作當中,能夠將民俗美術資源以可視化的形態直觀的展示出來,讓更多的人們感受到民俗美術文化的藝術意蘊。
二、民俗美術資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利用民俗美術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實踐活動
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民俗美術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民俗美術的理解與認知。例如,民間工藝課、國畫實踐課以及書法實踐課等等,在實踐活動當中要突出民俗美術的意境,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民俗美術藝術的內涵,加深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感悟,豐富民俗美術文化的創造內涵,讓學生能夠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刻的體會美術精神、人生哲理、經典文化的涵意,從而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例如,我國傳統的民俗美術藝術“剪紙”,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具有濃郁的節日氣息,筆者就將其融入了美術教學當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創作,讓學生了解剪紙藝術的美術精神的同時,掌握剪紙藝術的技能要領,更加深刻的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
(二)利用民俗美術作品作為教學道具
利用民俗美術作品作為高中美術教學的道具,能夠為學生營造濃郁的文化情境,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民俗美術資源的意蘊,感情民俗的精神世界,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民族的自豪感,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從而塑造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雕塑知識相關的內容時,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我國民俗美術雕像作品運用的卻較少,一般是運用外國著名的雕像作品作為教學的道具,高中美術教師應加強我國民俗美術資源的應用,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我國民俗美學特點、創作風格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還能夠拓展學生的美術思維,從而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民俗美術的熱愛,更好的將我國民俗美術弘揚與傳承下去。
(三)利用對比教學方式,將民俗美術資源的魅力充分的發揮出來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覺得利用對比教學方法將民俗美術資源運用到高中美術教學當中是較為有效的方式。通過將外國的美術與中國民俗美術進行詳細、深入的對比,讓學生了解中外文化藝術的差異性,積極正確的引導學生搭建與完善知識結構框架,準確的把握美術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規律。教師應充分的挖掘高中美術教材中的民俗美術資源,豐富教材的知識,拓展教材的內容,讓學生對民俗美術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中國陶器藝術欣賞知識相關的內容時,筆者就是通過將國外的陶器藝術與國內陶器藝術對比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我國制陶工藝的藝術成就與悠久歷史,學生在陶器的欣賞過程中,能夠了解中華民族的時代精神與傳統風俗文化,從而培養學生對陶器的鑒賞能力。
三、總結
我國民俗美術資源的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與深刻的寓意,是我國中化民族文明傳統文化的精髓。將民俗美術資源融入到高中美術教學當中,能夠讓學生多維度的感受民俗文化獨特的藝術氣息,向學生播撒藝術的種子,加深學生對精神圖景的感悟,不僅能夠樹立學生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念,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保護民俗文化的意識,將我國民俗文化更好的傳承與發揚下去。
參考文獻:
[1] 汪建華.泉州鄉土美術資源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開發與利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06)
[2] 羅茜.鄉土資源在美術教學中的開發和利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2(Z3)
[3] 劉慶.淺談美術教學中民族審美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教研).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