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摘要:中職語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體系中比較特殊的一塊,但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中職語文教學個性愈來愈鮮明,優勢愈來愈趨于明顯,特別是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有著其個性化特點。針對這樣的教學現狀,廣大教師要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進,打造更加貼近學生學習基礎與實際能力,更加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語文教學模式。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模式;探討
一、學生主體活動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的建構動因
目前我國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學內容比較難,與生活實際相脫離;教學方式不合理,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普遍出現了學不了,學不會的問題。為此,如何能夠讓語文課堂變得有價值、有活力,一直是語文教師探討的問題。正是在這一現實背景下,構建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顯得異常重要。其構建的具體動因表現在如下兩方面:第一,學生主體活動教學模式,比較符合中職院校學生,該模式要求教師能夠指導學生正確的用腦,中職院校學生正處于腦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學會正確的運用腦力,對其日后發展將有重大作用。另外,該教學模式與中職院校教學要求一致,在其指導下,不能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論技能,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能夠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二,目前我國各個階段都在進行課程改革,而課程改革標準中,對學生主體活動的給予高度重視,現已經逐步形成了活動式課文。中職語文課本中,已經收編了很多這樣的課文,對豐富語文課堂內容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活動式課文有很多生活案例,融入了很多情境以及問題,其培養學生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情感以及態度。學習主要是依靠學生自身,課堂之下,學生需要進行調查、收集,而教師的責任就是引導以及輔助,絕大多數情況,每一個課題都需要學生彼此合作。學生不僅僅會在課堂之上學得內容,在課堂之下會學得更多的內容,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能力。
二、學生主體活動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
(一)內涵
學生主體活動的教學模式其重點是“活動”,簡單的說就是教師教學期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其活動的設置依據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發展創新能力。學生主體活動教學模式雖然教學中心在課堂上,但是卻需要教師與學生課堂下做好大量的工作,課下內容是為了更好的論證課上的內容,課上課下兩者相結合,完成學習任務。學生主體活動的教學模式的外在形式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所進行的言語實踐,比如聽說讀寫等,而其內在形式是非智力活動,也就是學生人格的塑造。
(二)具體模式
1.做好活動準備工作。簡單的說,學生主體活動的教學模式的活動準備主要涵蓋了兩方面內容,分別為物質、精神準備。活動準備的中心是構建動場以及各個角色確認。動場構建就是指教師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的情境,涵蓋了學生的情感場、物質場等。要想構建出綜合性非常明顯的動場,主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教師必須要有明顯的目標;其次,教師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再次,教師與學生必須都能夠參與其中。
2.活動實施。活動實施是活動式教學結構要素的核心,突出強調活動的目的性,即學生的活動是有指向的,并不是為活動而活動,而是蘊含多種體驗和感受的學習過程。由于學習活動的形態不同,因此在目標實現上略有差別。活動實施的策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選擇好適合各類活動形態的切入方式和主線;二是促使學生圍繞學習目標實施有效參與和有效建構。這是保證活動實施成效的關鍵所在。
3.活動交流。活動交流是對活動實施過程和結果展示與表達的過程。這一展示與表達的策略主要有“陳述式結論表達”、“辯論式結論表達”、“競賽式結論表達”和“研討式結論表達”幾種。活動交流階段并不是一個完全的展示過程,而是一個學生總結與反思相結合的過程。首先,要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得多側面的信息,以成為拓展思維空間的一種方式,其次,要使這一過程帶有明顯的反饋矯正色彩,以利于活動的深入并趨于合理。
4.活動整合。活動式教學強調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自主建構,這一過程不僅是知識習得的過程,它還具有更加廣闊的認知和體驗視野。學生在活動建構的基礎上,必將形成較為系統的認識,發現規律性的結構,產生穩定的心理品質。活動整合的意義在于發揮綜合建模的作用,即在活動整合中,提升和內化學生的實踐活動成果,以真正促進學生認知和感情的內在變化。
三、價值
中職語文活動式教學,切合了“知行統一”“做中學”和“生活教育”等重要教育理論的價值取向,在本質上異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被動、消極活動方式。“行知統一”是幾千年來影響我國教育的重要學說。大成先師孔子最早提倡“學、思、行結合”的教學方法,強調知識要“學以致用”,道德規范要“篤行之”。教育思想家荀子在他的《勸學》中指出:“君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將“知與行相統一”的思想進行了系統性的闡述。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基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育思想的辦學實踐,使“知行統一”思想最終走向成熟。上述“知行統一”的學說,實際上倡導了一種實踐性、活動性、生活化的教育教學形式。
綜上所述,可知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值得嘗試,因為其不僅符合課程改革目標,同時符合中職院校語文教學特點、學生心理特點,因為該教學模式具有實現的有力條件。傳統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主要是要求學生靜觀靜聽,教學過程中,學生非常容易走神,難以將知識真正的消化理解。
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中職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成因及解決方略研究》(JZY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