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香
摘要:當前小學數學正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而改變,由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演變成了更符合學生的“探究式”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以求能夠采取更為恰當的教學方法或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析
目前就小學數學而言,教師最為根本的任務是對有限教學條件進行更為充分地利用,以此來使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持續有效的拓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向幾十分鐘的課程教學時間要質量,努力上好數學課。接下來,我們就對“上好小學數學課的基本教學策略”進行簡單議論,盡可能營造一個適宜于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學習環境,以便能夠更為輕松地上好數學課。
一、教師應通過提升自己來吸引學生
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課上,要盡最大努力來使自己的各方面得以更好的完善,如個人魅力、師德、文化素養、專業能力等等,讓學生能發自內心地去尊重和欣賞教師,令學生能夠向教師敞開自己的心扉,使師生之間能夠以更為對等的形式來進行相處,從而教師才能更好地與學生打成一片,進而教師才能更為輕松容易地上好數學課。試想一下,假如教師不去對教學工作的細節予以重視,不去通過學習來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不去對個人修養進行必要的培養,那么必定不會展示給學生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從而教師將不會受到學生的喜歡,甚至學生還會開始抵觸教師,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教學任務。
二、課前預習及課后復習的重視
上好小學數學課其實并不簡單,教師除了要提升自己來更好地與學生相處之外,還要對教學本身施以足夠的重視,對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需要教師注意的是,由于學生在學習中會將自己的個性表現出來,故其對問題進行思維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再加上學生各自之間參差不齊的知識水平,這使得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順利進行成為了一件極富挑戰的事情。因此,教師要對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予以足夠的重視,嘗試著將分層教學的思想融入到預習和復習教學之中,為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要先清楚地知道教學內容的大致含義,弄懂這部分教學內容中概念、法則、定理等對學生的要求,若是學有余力的學生,那么要求就適當的高一些,讓他們能夠對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并主動借助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來進一步地進行拓展;若是學習感到困難的學生,那么要求就適當的低一些,讓他們能夠先將教材中最為主要的部分予以掌握,再試著進一步對教材進行全面且充分的掌握;若是學習剛剛好能夠跟上教學節奏的學生,那么學習要求就不去做太大的調整,讓他們能夠跟著教師的教學節奏來將教學內容予以理解和掌握即可。這樣,小學數學教師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對知識進行獲取,學生的知識面才能得以更為迅速的擴展,“上好數學課”才不至于成為一句空話。
三、課堂上動態生成時機的把握
小學數學之于學生,其是神秘的、未知的、充滿無限可能的,能夠為學生帶來一場生動活潑、變化萬千、內容豐富的精彩教學,讓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能夠在“動態生成”中得以更好地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把握好“上好數學課”的關鍵,用敏銳的雙眼去觀察和發現學生在教學中的真實表現,用智慧的大腦去判斷和思考應該采用何種教學策略,以此來為課堂帶來更多的精彩。
(一)以“精心預設”促進“有效生成”。
上好小學數學課的關鍵在于“精心準備”,即課堂上“‘精彩的生成”是建立在“課前‘精心準備”的基礎之上的。在小學數學課上,教師要從教學整體出發來對學生個體進行把握,在教學方案設計中預留一定的“彈性空間”,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創造性,令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更為廣闊的數學空間中去進行詳細的了解,讓學生在數學課上更為自由地去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教師還要從教學整體出發來對教材進行把握,在開發利用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之外的其他多種教學資源進行更為合理的利用,為學生搭建起多個學習平臺,使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獲得多種教學引導,令學生能夠獲得更為多樣的發展,讓學生在數學課上更為主動地去進行精彩生成。另外,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其有必要對數學課上的多種可能進行思考,并將思考的結果體現在預設之中,以便讓教師能夠更為輕松地應對教學中出現的新變化或新情況,這樣小學數學課上的動態生成才能更為精彩。
(二)良好課堂氛圍的創造與維持。
小學數學課若要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那么其必定是開放的、動態的、充滿勃勃生機的,這樣學生的智慧和潛能才能綻放出更為魅力的“花朵”。因此,在小學數學課上,教師必須要創造與維持良好的課堂氛圍,以便引導學生去對知識進行更好的獲取,指引學生去對自身的智慧進行更好的培養,帶領學生去對潛能進行更好的挖掘,讓學生能夠更為清楚地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令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使學生能夠和教師相處得更為和諧,從而學生才會在課堂上認真的學習,進而課堂動態生成將會越來越精彩。
四、贊揚和鼓勵的適時運用
上好小學數學課并不難,教師只要能夠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即可。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興趣是不穩定和不長久的,教師必須要找準時機進行必要的贊揚和鼓勵,用成功的體驗來促使其興趣能夠得以持續。因此,教師要善于對學生進行觀察,將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閃光點予以捕捉,及時運用贊揚和鼓勵來對學生進行肯定,為學生帶來更好的成功體驗。例如,教師在講解某基本概念的時候,學生還沒有等到教師提問,就搶先將自己的疑問提了出來,教師必須要在解答學生疑問的同時,給予學生贊揚和鼓勵,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這樣,小學數學教師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體驗成功、感知成功和享受成功,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得以持續穩定地發展,“上好數學課”才能成為現實。
數學學科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其既有明顯的復雜性,又有一定的獨特性。在小學數學課進行的該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教材進行不斷地探索和專研,探究出最好的教學策略,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細節,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上好數學課”才能得以成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