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芳
摘要:國學經典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于傳承民族精神、發揚民族文化意義重大。小學階段處于學生學習基礎認知、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國學經典的引入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對于祖國文化、民族精神的深層次感知,培養學生良好的基礎文學修養。文章就國學經典的教育價值、教學渠道、誦讀活動、教育意義等角度入手進行論述,為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提供一些可參考的依據。
關鍵詞:小學;國學經典;朗誦活動;實施策略
一、重視國學經典教育價值
國學經典是千百年來流傳、積累下來的文化精華,對于推動社會的進步、維護社會的穩定、教化民眾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在社會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設顯得更為重要。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大多受到家庭、教師的關愛,自我意識強,而責任意識、規則意識相對薄弱。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要善于運用國學經典教育素材來融入課堂,讓學生學習古人的高尚品德、逐漸養成良好的品德修養,更好的促進他們的德育養成,實現他們的全面發展。
此外通過國學經典的誦讀教育還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范圍,讓學生認識到課本之外的豐富語文知識,拓展他們的學習視野,更好的完善他們的認知體系。
二、豐富國學經典教育渠道
國學經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有著積極的德育教育意義,同時對于孩子們的知識體系構建、基礎認知能力培養也有著一定促進價值。教學中我們要不斷豐富國學經典的教學渠道,引導孩子們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模式來接觸國學經典、了解國學經典、學習國學經典,更好的豐富他們的學習過程,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的課堂知識拓展來引導學生學習國學經典。例如在教學《千人糕》一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古詩中的“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引導孩子們認識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另外也可以通過《弟子規》中的“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引導孩子們在日常的飲食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能浪費、不能搶占。
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導策略,豐富學生們的學習體驗。比如在教學《憫農》的時候通過多媒體演示災害時節人們的慘狀,再結合《弟子規》中的“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弊寣W生認識到對待飲食,不要挑挑揀揀,嫌這嫌那;飲食吃飽吃好就行,不要過分追求美食,更不要過分追求奢華。
也要運用圖書角的形式豐富他們的學習渠道,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組建國學經典學習小組,引導孩子們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心得,不斷拓展他們的學習形式。
三、創新國學經典誦讀模式
國學經典無論從識字而言,還是從德育教育而言,對于學生們的學習成長都有積極的促進意義。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將這一教學項目融入日常教學,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會到古人的高尚品德,傳承優秀文化,將中華民族的精神氣概、民族文化學習起來,發揚下去。
比如在感恩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組織“感恩”主題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一主題獲取更多的國學經典知識,學會感恩父母、感恩師長。例如有《弟子規》中的“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绷硗狻度纸洝分幸灿小盀槿俗?,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钡慕逃R點,學生要學會孝敬父母。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養成科學的認知習慣與正確的態度,更好的提升他們對于國學經典知識的整體理解。
另外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當引入相關的國學經典案例,引導孩子們進行誦讀、歌唱學習,不斷深化他們的學習體驗,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通過《弟子規》中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弊x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這"三 到"都要實實在在地做到。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在讀書時要專一,不能這本書才開始讀沒多久就想讀其他的書,這樣永遠定不下心來,必須按部就班地讀完這本書才能再去讀下一本書。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基本的國學經典養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此外在對學生進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融入國學經典的相關內容,比如《弟子規》中的“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蓖ㄟ^簡單的字句讓學生認識到借與偷的區別,引導學生在輕松朗讀的過程中掌握與人交往、相互借助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通過韻味化的誦讀形式,將基本的規章制度融入學生內心,更好地提升教學的綜合效率。
四、升華國學經典教育意義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舉辦國學經典知識朗誦比賽、演講比賽,通過活動的形式展示國學經典知識的教學成果。另外還可以運用這些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優秀文化的綜合學習,更好的深化他們對于國學知識的整體理解。
此外教學中我們也要認識到國學經典的作用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校園,教學中我們也要引導學生將這些知識帶入家庭、帶入社會生活中。比如在與人交流、寫作實踐的過程中善于引用這些國學經典語句,這樣既能夠拓展學生對于國學經典的運用深度,還能夠讓他們將國學文化帶入家庭、帶入社會,更好的提升國學知識的影響度。比如在看到月亮的時候不僅僅只是說“月亮好漂亮”、“月光好亮”,而是可以運用國學經典詩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云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進行表達。這樣的形式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還能夠體現出文化的魅力,發揮文學對人的熏陶教育價值。
總之,國學經典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國學經典知識的教育意義,不斷拓展國學經典知識的教學渠道,豐富學生的誦讀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實踐運用。引導他們更好地學習國學經典、運用國學經典,做好國學經典的傳承發揚、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