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能
摘要:時至今日,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信息的全球化,每天我們都會經歷各種渠道信息的狂轟濫炸,網絡傳遞的不僅僅優秀的文化、有用的信息,還夾雜著低俗、糟粕的信息,在人人都能接觸到網絡的今天,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這對處于成長期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巨大的隱患。因此,在如此紛繁復雜的環境下,學校怎樣根據網絡信息化的利弊在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地進行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本文研究分析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環境;中學生;德育教育
一、前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對網絡的依賴性逐漸加深,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對于三觀處于成形關鍵時期的中學生來說,影響是不可言說的,這使得學校的德育教學有了新的機會,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二、網絡對中學生的影響
(一)網絡對學生的積極影響
1.網絡所容量的信息對中學生而言,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學習平臺。在網絡平臺上,可以第一時間接收最新的資訊,促進中學生更加熱愛科學,關注社會。
2.網絡學習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網絡全球化可以使青少年的學習不分時間、地點和空間的束縛,在虛擬的世界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甚至跨越國界,和國際友人交流分享學習心得,促使青少年更自主地發展。
3.網絡上人人平等,沒有了身份、地位、學識的不平等,給中學生提供了平等自由的交流平臺,這種溝通方式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少年得到心靈上的釋放與解脫。
(二)網絡對學生的消極影響
1.網絡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學習資訊,也包含各種娛樂方式,比如目前火熱的網絡游戲王者榮耀,不少青少年沉迷游戲不能自拔,從而影響學習甚至輟學,同時網絡游戲中的暴力血腥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目前中國青少年近視眼人數排名世界第一,而且不懂得如何合理安排上網時間,青少年猝死的新聞頻出不窮。另一方面,長時間面對電腦、手機,缺少與人溝通的時間,容易導致情感的虛無,弱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更甚者,可能會導致失語癥或者自閉癥。
2.網絡是傳播色情、暴力等低俗文化的主要途徑之一,長時間浸淫在網絡世界里的青少年會因獵奇的心態去涉足,校園暴力、欺凌很大原因皆由網絡而起。
3.網絡信息傳遞的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糟粕思想影響三觀未成形的未成年人走向誤區,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傳承的準則背道而馳。
所以,學校的德育教學亟待解決網絡環境下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問題,本文將從線上線下兩方面探討此問題。基于此,本文以下提出了幾點觀點僅供參考。
三、淺談網絡時代中學生德育教育方法
(一)、從線下出發,加強中學生的德育方法
1.夯實日常中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學生的鑒別能力和政治敏感度,讓學生對身處于社會主義的中國充滿優越感,對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文化感到驕傲。樹立學生科學的、正確的三觀理念,培養他們健康積極的人格,提高學生明白是非的能力和面對網絡低俗信息的免疫能力。
2.德育老師要居安思危,不定期的對學生做心理疏導工作。網絡因其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簡單易懂的操作,使得學生沉迷其中。這就要求德育師者表率健康的網絡道德,以傳道者的身份言傳身教。第一,為人師者,也要與時俱進,掌握相關的網絡知識和駕馭、提取、升華網絡信息的能力。第二,德育者也應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3.聯合家庭、教師與學生搭建三位一體的完整體系,積極讓學生親自參加各種道德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正確指引下面對選擇時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鍛煉學生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合作,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樹立社會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承擔公民的社會義務。另外,學校可以組織德育與生活相結合的校園活動,如根據網絡熱點時事開展辯論賽。
(二)、從線上出發,加強中學生的德育方法
1.開通校園上網渠道,為學生提供綠色、安全的上網環境。在允許的網絡環境下,盡可能的多提供網絡教學資源,讓網絡成為學生了解世界、認知世界的渠道,也是學生獲取學習的渠道之一,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學校組建網絡后臺監控機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源頭上遏制網上良莠不齊的低俗、腐朽信息,傳播健康的信息。
2.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BBS功能,在班級論壇或者學校論壇、校園貼吧討論學習問題,發表自己關于建設學校、班級的想法,也可以和同學互相交流人生規劃。這便于潛水的管理員及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進行心理輔導。
3.德育者可利用郵箱、QQ等開展思想工作,因為網上匿名,不透露真實姓名,有利于學生吐露心聲,也避免了學生的尷尬與防備心理。
四、結束語
在網絡盛行的時代,教師要看到網絡存在的兩面性,既要充分利用網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提防學生在網絡世界迷失自己。抓住新機遇,摸索德育教學的在網絡壞境下的新教學方法,戰勝新困難,培養網絡大環境下,新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李惠英. 微課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 教師, 2017,(6).
[2]李立夏.網絡時代下學校德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