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婷 毛金鳳
摘要:高校旅游教育在近40年的發展過程中獲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究其主要原因是旅游人才培養目標方面存在問題,本文針對存在的問題對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進行探究。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問題;定位
一、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
旅游管理專業作為一門應用型和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已經在各大旅游院校開設,1998年教育部重新頒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規定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教育部2012年10月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旅游管理”成為一級學科,并指出,“旅游管理”類專業培養應適應現代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具備系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具有人文素養、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能在各類旅游相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機構從事經營、管理、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二、培養目標研究綜述
鄒宏霞(2004)認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決定著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旅游院校的培養目標必須要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和旅游產業發展的需求,具體來說,旅游管理專業必須培養應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強調培養復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注重培養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1]。何建偉(2003)認為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修訂必須更新思想觀念,走進社會,了解旅游市場需求,應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國際觀念,國際交流能力和國際知識,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意識、敢于挑戰的現代旅游業跨國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是他們在畢業之后能迅速地適應現代旅游業的發展[2]。孫洪波(2010)認為我們應該確定一個實事求是的、合乎旅游市場需求的科學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應該是應用型人才,這是由旅游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旅游學科專業性質以及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等因素決定的。旅游行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理論與實踐并重,有時甚至是實踐重于理論,行業最需要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旅游高等教育應培養具有較強適應能力、較高實踐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3]。張勤(2003)認為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設置已經滯后,專業課程設置面過于窄,沒能反映出當前旅游行業的實際需要,旅游管理專業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然而實踐教學缺乏明確的、具體的要求,主張修改原有的培養目標。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的培養目標,隨著大形勢的變化,已經不能僅局限于培養國內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以及旅游企事業單位的人才,更應該從歷史時代的高度出發,培養國際旅游管理部門、國際旅游企業、旅游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才,同時調整原有的課程結構模式,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調整課程計劃和課程內容[4]。
三、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存在的問題
1培養目標定位模糊、層次界定不清
目前來看,各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是在規定的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校自身培養特點做出了一些調整,但是整體來看,培養目標定位模糊,高等旅游教育應分為博士、碩士、本科和專科四個層次,層次的界定應該在培養方案、培養目標、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方法上有所區別,但是目前很多院校對所培養的人才層次界定不清晰,不具體,導致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缺乏專業特色,學生實踐能力缺失,使其在人才市場上缺乏核心競爭力。
2目標設立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旅游業目前人才總量嚴重不足,人才流失嚴重,專業管理人才和服務技能人才短缺已經延緩了旅游業的發展速度,其主要原因是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立沒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此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應以旅游業的發展需求及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考慮旅游業的發展特點,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3培養目標中缺乏對創新創業等方面的培養
近年來,國家迅速推進創新創業的發展,明確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推動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21世紀是創新的時代,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時代鮮明的主題,創新創業包括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態度以及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高校是國家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是新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發展要求,更是旅游業發展的新要求,但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中缺乏創新創業相關的要求。
四、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培養目標決定著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旅游人才培養目標必須適應個人的發展特征以及旅游產業發展的需求。高校應該培養知識能力與實踐能力兼具、素質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突出的復合型旅游人才,才符合旅游產業的發展要求,從而促進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1符合旅游產業市場的發展特點。旅游業現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要求旅游行業需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能力、創新能力等復合型人才,了解旅游業的發展趨勢,準確把握市場,針對消費者的需求整合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產品。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要密切聯系旅游業的發展特點,充分考慮旅游市場的發展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確定旅游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滿足旅游業發展需求的人才。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旅游管理專業是應用型很強的專業,這就決定了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不僅要教授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與實踐結合,甚至實踐能力突出于理論能力,與此同時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旅游業需要大量的創新人才,創新素質是旅游人才應該具備的能力,因此旅游人才培養應將素質教育、創新能力培養、專業技能訓練三者結合,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職業素質、創新素質與操作能力,滿足市場崗位需求。
3注重素質教育。旅游業是以為旅游消費者服務為中心的綜合性服務產業,要求旅游人才培養必須注重素質教育的培養,素質教育包括專業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職業素質等,旅游人才必須熟悉基層業務,能夠接受從基層做起,旅游高等教育不可能直接向旅游企業輸送高級管理人員,由于培養目標中規定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導致大學生畢業之后在工作崗位上心理落差太大,造成人才流失,供需錯位的局面。因此,旅游人才培養目標不僅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還應該對素質培養加以重視,培養具有較強適應能力、較高實踐能力的專門人才。排充足合理、教學深度適中的必修課程。
對于英語專業學生個人而言,要增強自身核心素養、提升綜合競爭力,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有正確的意識,認識到核心素養對于專業知識學習、綜合技能提升的重要指導作用,并且將核心素養的培育作為最終目標,全面地進行學習和鍛煉。其次,英語專業學生也要增強對于本專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明確自己相對于其他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優勢,增強自信心,在就業、升學等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強項并爭取更好的機會。在充分保有本專業認同感與自豪感的同時,也要以此激勵自己不斷汲取新知識,從專業技能、統籌管理能力、適應能力等各方面完善自我,保持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晟.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課程、教學與評價.北京師范大學.2016.
[2]孫亞玲.“核心素養”的嬗變與選擇[A].云南: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7
[3]馬輝利.“核心素養觀”下高校壘球教學發展研究.[A].廣東.2017.
[4]辛濤.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應注意幾個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6-7.
[5]徐廷福.教師專業倫理建設探微[J].教育評論,2005(4):14-16.
本文是江蘇省大學生創新項目(201710299413W)和江蘇大學大學生科研立項(16C52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