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琳琳

[摘 要]金融業(yè)呈現混業(yè)發(fā)展的趨勢,風險防控的難度不斷增加,優(yōu)化金融資源供給、提升風險抵御能力的任務愈加迫切。2017年3月1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對四大金融風險予以高度警示。互聯網金融作為其中之一,呈現“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態(tài)。因此,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影響因素的評價及防控成為亟待研究的課題。文章采用AHP(層次分析法)從法律、技術、信息、信用以及市場風險五個方面進行分析,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構造判斷矩陣進行定量分析;根據各指標權重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嚴重程度進行排序;根據分析結果提出防控對策。
[關鍵詞]AHP;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2.042
1 引 言
在2016年“兩會”結束之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頒布實施,我國開始全面部署和安排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專項整治工作,由此表明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主體已經從“改革創(chuàng)新”的轉向“風險防控”方面。據《2016年中國互聯網借貸行業(yè)年報》公布的數據顯示,隨著對互聯網金融借貸平臺的整頓,其經營壓力居高不下,行業(yè)平臺退出量與2015年相比進一步增加,問題平臺及停業(yè)整頓數量達到1741家。
互聯網金融包括數字貨幣、手機理財、P2P借貸、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金融業(yè)務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信息中介服務以及資金支付融通。然而其中存在的風險,使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一度陷入瓶頸。目前國內外對于互聯網金融風險大多是基于相關信息和數據的搜集進行定性分析研究,進行量化等級評價的很少。本文基于AHP通過建立量化指標評價體系,運用AHP對指標進行量化排序,具體評價各個指標對總體風險的影響情況,以便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針對各種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控制措施,以促進其健康發(fā)展。
2 運用AHP評價互聯網金融風險
2.1 構建風險評價體系
2.1.1 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基于AHP的原理,將互聯網金融總體風險作為總目標進行評價,進而細化法律風險、技術風險、信息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5個一級指標層,配套法律法規(guī)模糊或缺乏、法律政策的變動風險、網絡系統(tǒng)安全風險、技術選擇風險、操作風險、信息不對稱風險、信息竊取泄露風險、違約風險、資金挪用風險、非法集資風險和利率風險12個二級指標層,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2.1.2 構造判斷矩陣
將同層次各因素兩兩進行比較。參照評定標度確定重要性,構建判斷矩陣。
2.1.3 計算權重向量W并且檢驗一致性
由計算結果可知,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特征向量均通過一致性檢驗。
2.1.4 層次總排序
最后,計算合成權重,進行總層次排序。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計算出的數據可得,對總體風險影響最大的分別是網絡系統(tǒng)安全、配套法律法規(guī)模糊或缺乏以及貨幣風險。技術選擇、信息竊取泄露、操作、利率以及法律政策的變動的風險次之。違約、信息不對稱、非法集資和資金挪用風險占比最小。技術風險是一級指標中影響最大的,其次是法律和市場風險,最后是信息和信用風險。據此,可以根據得到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重要程度排序結果進行分析決策,采取有效的防控對策,以確保互聯網金融可以得到健康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
3 互聯網金融風險防控對策
根據上文對其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具體的評價分析,提出如下風險防控對策:
首先,政府必須加強監(jiān)督管理,完善互聯網金融監(jiān)督管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立法機關應該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政策以填補互聯網金融法律的空白和漏洞,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政府監(jiān)管包括市場準入資質審批、日常運營過程以及違規(guī)或者破產機構的市場退出。
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保障體系。加強技術設備的研究開發(fā),保證整個交易過程可以在安全高效的環(huán)境中運行。完善身份驗證和安全密鑰等保障措施,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資金損失和網絡黑客、木馬攻擊造成的用戶信息泄露。
再次,強化資金監(jiān)測。加強互聯網金融企業(yè)資金賬戶及跨行清算的集中管理,對資金賬戶、資金往來和資金運用等情況全面檢測。嚴格落實并且規(guī)范第三方資金存放管理制度,尤其加強對客戶資金的保護。
最后,增強企業(yè)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個人征信體系。完善備用金制度,通過風險共擔來保護平臺機構的賬戶資金安全。對于合作的擔保機構,選擇具備豐富的個人信用審核經驗以及資金雄厚的機構開展業(yè)務,對擔保機構實行具有連帶保證責任,促進互聯網金融企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
4 結 論
層次分析法既沒有盲目追求復雜的運算,又不片面進行邏輯的推理。通過比較確定數量關系后進行運算,把多重復雜難以處理的決策問題轉換為層次目標問題,使問題簡單化,系統(tǒng)化,得到的結果簡單明確,便于理解和接受,容易被決策者了解和掌握。
本文運用AHP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影響因素評價分析,不僅對風險進行等級排序,評價不同風險指標對總體風險的影響程度,而且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構建符合互聯網金融發(fā)展的風險預警體系,有效監(jiān)督各種風險,便于及時做出相應的防控對策,促進互聯網金融企業(yè)有效運行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Merton.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Financial Management,1995,24(6):23-41.
[2]李治平.論我國商業(yè)銀行電子商務安全風險管理策略的改進[J].商業(yè)研究,2008,8(3):214.
[3]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4]羅明雄,唐穎.互聯網金融[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5]曹玲燕.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互聯網金融風險評估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