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科技也在不斷地進行更新,互聯網便是科技不斷進步的產物,并且對我國的教育事業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不能滿足當今的教學,也無法滿足學生們的需求。所以老師要順應社會進步的潮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已有的技術手段將教學效率逐漸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們的學習。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地理;問題;實踐策略
我國現在處在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教育事業也需要不斷的進行改革。如今,一板一筆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教育發展的需求,也無法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老師要探索符合時代需求的教學方法。高中地理不同于初中地理,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和延伸。如果單單靠老師的講解,那么一些抽象的內容學生們便很難理解,長久下來學生們就會因為難以理解而對地理的學習失去信心,對地理學科開始排斥,最后甚至是厭惡。為了改變學生們的學習狀態,讓地理知識更加形象生動,更加清晰明了的展現出來,老師要重視互聯網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從而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進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 高中地理教學的問題
1. 教學方法單一無創新
很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教學方法單一無創新,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興趣,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很多老師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灌輸式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缺乏表現的機會。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違反了學生是課堂主體的原則,使得學生是被動的學習。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地理課堂教學效率低。
2. 忽略地理的過渡教學
高中地理知識是初中地理的深化以及延伸,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如果想學好高中地理,首先要做好初中與高中地理的銜接,有效的過渡到高中的地理學習中。然而很多老師都忽略了地理的過渡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初中地理知識沒有一個系統的復習鞏固,而是直接開始高中地理的教學。這樣的情況導致很多學生一時無法適應高中地理的學習,高中地理畢竟是初中地理知識的深化,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知識的接受上存在困難,進而導致對地理的學習失去信心,影響地理的學習。
3. 教學目標的制定不合理
很多老師為了緊緊追隨新課改的步伐,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忽略了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導致目標的制定不合理。忽略了學生們實際情況的教學目標,不僅僅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同時也使得影響了地理教學的開展。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必須在聯系學生們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才能夠保證地理教學的質量。
二、 互聯網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互聯網為教學提供了一個信息平臺,這個平臺突破了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并且能夠將教學內容運用多重方式呈現出來。高中地理學科不僅具有理科的特點,同時還具有文科的特點,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需要對文字理論進行清晰的講解,同時有需要將抽象的圖像文字進行展示。這對很多老師來說,將兩者完美的進行展現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以上的要求,只有利用互聯網,運用信心技術進行教學,才能夠將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進行高效的教學。新課改理念下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互聯網能夠為實踐教學提供方向,有利于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利于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 互聯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1. 通過互聯網開展多元化的教學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情形下,高中地理的教學已經能夠不局限于課堂,時間上也能夠不僅僅局限在短短的45分鐘里。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教學的空間與時間相對靈活,并且能夠讓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微課教學是互聯網教學的一個主要內容,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微課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進行高效的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們對地理的學習興趣,老師要重視微課教學方式的應用。老師要利用微課多講解地理的學習方法以及解題方法,只有讓學生們掌握了地理的學習方法,才能夠逐漸的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地理材料題的時候,老師可以將材料題的解題步驟以及重點思考過程制作成微課視頻,然后在課堂了解的時候讓學生們認真地觀看,讓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學習到重要的解題方法,從而提高材料題的解題正確率。學生們掌握了基本的解題方法,正確率會隨之提高,進而自信心得到培養,學習興趣也不斷地提高,學生們便會積極主動的進行地理的學習。高中生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他們對信息技術有著濃烈的興趣,借助信息技術進行高中地理的教學,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們的地理學習。
2.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互聯網教學的主要方法之一,它能夠使得課堂的學習氛圍輕松愉悅,有利于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是當前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教學形式,它能夠將靜態的地理知識動態的展現出來,也能夠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有利于學生們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季節不同太陽經緯度變化方面內容的時候,如果是直接講,可能很多學生在理解以及分析上都會有一定的困難,那么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小視頻,通過動態圖展現隨著季節的變化太陽的位置有什么變化。這樣能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地理知識相對瑣碎復雜,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視頻播放將歸納整理的知識展現給學生,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與分析。
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老師要善于運用互聯網進行教學的改革,選取能夠吸引學生們注意力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最終提高地理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裘偉將.“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7.
[2]劉力源,宋德正.“互聯網+教育”在地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以“YY平臺”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
[3]羅定.“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J].地理教學,2016.
作者簡介:
葉伯暉,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詔安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