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課堂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構建“翻轉課堂”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在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時代,更新教學思想,選擇符合學情的課堂模式,是當代美術課堂教學的需要。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構建,需要從多方面入手,美術教學中,課堂始終是實現目標的載體。本著在實踐中探索的原則,對于翻轉課堂在初中的美術課堂構建要加強認識。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美術;構建意義
一、 引言
初中美術新課標的實施,使一線教師提高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認識逐步提高,初中美術課堂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受到了充分的重視。一線教師有必要在新理念的驅使下,構建更高效的美術課堂。
二、 教學改革的深入,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有了更明確的目標
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構建“翻轉課堂”更有利于初中生成長需要。而適合學情的教學方法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理論結合實際在實施的過程中逐步創新,以滿足美術教學目的的創造性、人文性和個性化的發展要求。
三、 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與構建教學體系的實用性
初中美術課堂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里指出的四方面要求歸納為:面向整體、激發興趣、發現生活、注重創新。在這四方面目標的實現過程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一) 教學理念轉變課堂模式
教育始終為社會服務,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要求教育在原有的教學理念中融入新的教學思維,達到對學生更有效的影響,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穩步提高,將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而“翻轉課堂”是當前適用于信息時代的首選模式,這種授課模式改變了“白天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授新課,學生放學回家再做作業的方式”,而是教師利用當前的網絡資源設計出要學習的知識點,結合相關的學習參考資料,設計出需要完成的相關問題。這種先學后教的翻轉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發展學生高級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重要路徑。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初中美術課堂運用“翻轉”課堂教學,符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可以更好地實現美術課堂的培養目標。
(二) 初中美術課堂的翻轉構建
新課標的實行,要求教學中有適合學生能力發展的課堂模式。初中美術課堂,根據課標的要求,采用翻轉課堂比較實用。翻轉課堂的構建,對于面向全體,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對文化生活的關注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培養具有審美能力、審美素養、人文素養、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努力。教學目標通過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搜集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有趣而優質的視頻,提供課前自主學習的運用;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家長有條件參與到學習中來,有助于對學生完成作品的督促,協助學生做好繪畫用品準備,和孩子一起完成美術作業;三、省時高效,教學相長。美術學習任務通過信息下發給學生,課堂上學生有充裕的時間練習,老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針對性的個別輔導,做到因材施教。
(三) 翻轉課堂是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翻轉課堂在美術中的應用,面向的范圍得到合理拓展,學生在老師學習任務的安排下,接受家長的關注,大大提高了學習美術的主動性,加強了興趣的培養,創新能力得以發揮,提高了人文性和個性化的發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如《傳情達意的賀卡》的設計,對于初中生來講,賀卡是非常熟悉的一個事物,在特殊節日、互相贈送具有紀念意義的精美藝術品,不但能顯示愛心、表達美好的祝愿,還給生活增添歡樂。通過“自制”賀卡的學習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在課前教師從學生自主發展的角度入手,根據學生已掌握的美術基礎知識,圍繞學生在美術學習上的發展需要設計問題,在翻轉的小視頻制作中,讓學生明確學習內容、學習目標,了解賀卡種類,結構和表達主題的形式。同時提出制作工具和材料的準備。如剪刀、卡紙、彩色筆、裝飾物件等等。通過對制作的提示,啟發學生的思維,進行制作前的構思。在翻轉課堂上引導學生完成制作,解決完成任務的體驗和感受自主探究取得的成就感。
四、 尊重個體完成翻轉課堂,達到有效教學
翻轉課堂的運用,首先是在預知學習階段,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準備階段,自學資料和對學習內容的準備中,構思生活化與藝術性的結合,在有方向性的準備過程里,對生活中已經熟悉了解的東西做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在即將繪制的作品中,加強對具體事物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審美品位。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其次,翻轉課堂要求采用開放性原則,通過微視頻這個載體,讓美術課堂有更豐富的視覺性、人文性和實踐性。對于微視頻這個信息傳遞的載體,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性,可以隨時進行感受、發現、體會和交流,在思想溝通中,碰撞出更多的靈感火花。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通過網絡搜集相關素材,最終,這堂以翻轉式教學的欣賞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達到了有效教學的目的。最后,美術教學采用翻轉課堂授課模式是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從結構設計到主題立意,及整體效果的美感。都是在師生共同品評的過程里,相互啟發,進一步完善作品的表達形式。教師在完成整個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從翻轉課堂的引導者,觀望者,到對具體作品的實體指導者。這一新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同時也提高了教師對翻轉小視頻制作要求的規劃能力。
五、 合理利用翻轉課堂的靈活性,賦予作品生命的靈動
翻轉課堂可以給出學生創作構思的時間。老師與家長可以結合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家長可以錄制小視頻,利用翻轉課堂的信息途徑,分享給其他同學對動物的認知。老師在啟發學生創作時,除了理論上指導,同樣需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如“帶著一雙發現的眼睛”去感覺校園的美。從高大的校園綠化林,到盛開的花朵,到綠茵茵的草坪,甚至是校園角落里自行繁衍的小花小草,都去認真地看一看,嗅一嗅,感受植物的清新與芳香,把這種來源于自然的真實感受,融入到美術作品的創作之中,作品才會擁有生命和靈魂。才體現翻轉課堂的翻轉價值。
六、 結語
初中美術課堂,運用翻轉模式,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教師在視頻的制作過程中,要注重內容、目標的實效性,準確地引導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自覺查閱資料,借鑒有美感有品位的藝術作品,在大自然中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體系搭建,是一條可以實踐的路徑。
參考文獻:
[1]金陵.“用‘學習任務單翻轉課堂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03):20.
[2]田愛麗著.基礎教育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理論和實踐[J].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趙濮民,董新飛.“‘翻轉課堂和‘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嘗試”[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4,12:41-42.
作者簡介:
蔡良在,福建省石獅市,福建省石獅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