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越男 呂超男
"一帶一路"合作新格局為海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為其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本文在分析孔子學院師資現狀、本土漢語教師的優勢及其培養的重要性基礎上,對其培養策略進行了詳細研究。本文認為,有效開展本土漢語教師培養工作是大力推動漢語國際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有效途徑。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要"尋求'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對于本土漢語教師培養工作的'頂層設計';依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才培養需求,建立海內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鏈;積極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策略研究;適當增加中方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的政策支持"。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它借用"古代絲綢之路"這一歷史資源,以"和平發展"為理念,積極與沿線國家發展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力圖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不僅僅是經濟合作,更是文化融合,而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一帶一路'需要語言鋪路"。"一帶一路"倡導"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強調互聯互通,這一偉大倡議已經成為孔子學院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孔子學院應該借力"一帶一路",順勢而為。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一帶一路"沿線已經有62個國家建立了孔子學院及孔子課堂,共建孔子學院130個、孔子課堂57個?;诖耍鬃訉W院的蓬勃發展在"一帶一路"合作新格局中尤顯重要,它能夠大力促進我國與沿線各國的教育交流與融匯,形成多元化教育格局,從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目前,孔子學院漢語教學從業人員主要分布在三個層次上:國家公派漢語教師、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國家公派漢語教師是由國家漢辦向海外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教育部派出的漢語教學顧問和漢語教師。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包括由國家漢辦向海外派出的漢語教師志愿者和國家漢辦在國外招募的漢語教師海外志愿者。由國家漢辦向海外派出的漢語教師志愿者主要是對外漢語、漢語言文學、外語、教育學、歷史、哲學等文科專業的在職教師、在讀研究生、本科以上應屆畢業生;國家漢辦在國外招募的漢語教師海外志愿者主要是海外的華人華僑、留學人員。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可能是已融入當地社會生活、教育系統的華人華裔,也可能是重視外語學習、被漢語文化所吸引的本地'純種人',還可能是來自第三國的、在外語教學方面有豐富經驗和獨到見解的當地其他國家的移民或移民的后代"。
國家公派漢語教師多數是來自國內各小學、初高中、各高校的漢語教師,因為長期從事漢語教學,所以,他們中的多數人有著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國家公派漢語教師都是有固定任期的,這樣就使教師隊伍具有了較強的流動性。海外漢語教師定期輪換,一方面可以不斷地為漢語教學輸送新鮮血液,保證海外漢語教學的蓬勃生機。但是,另一方面也會因為任期較短,而導致教師對任教國教學情況剛剛熟悉就要離任,而下一任教師又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熟悉過程,才能正式步入教學軌道。這樣一來,就會縮短教師的有效任教時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教學資源浪費。
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無論是國內派出的還是海外招募的,都有著極高的漢語和中華文化推廣熱情,他們被當地人親切地稱作"中華文化的使者"。他們很多人都身懷絕技,能夠將書法、繪畫、京劇、剪紙、太極拳等中華文化展示并傳授給當地人。但是,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目前還是剛剛畢業的本科生或者在讀研究生,所以,漢語教學的實戰經驗略顯不足。
近年來,大力培養各國本土漢語教師的呼聲越來越高,本土漢語師資培訓模式研究也在不斷深入開展。當地華人華裔、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其他國家移民或移民后代是目前本土漢語教師的三個主要來源。不論哪類本土漢語教師,因為長期居住當地,都對當地的教育傳統、教育制度有著深刻而全面的了解,這對海外漢語教學辦出當地特色起著重要作用。他們因為漢語教齡長而有著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但是,他們更渴望得到正規、系統的專業知識指導和培訓。
"本土漢語教師"和"輸入型漢語教師"相對而言,國家公派漢語教師和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均屬于后者。本土漢語教師因接受過相當程度的中華文化教育和漢語教育,所以具備了較高的教授中華文化和漢語的資質與能力。和輸入型漢語教師相比,本土漢語教師具有如下優勢:
1.任期長,流動性小。無論是國家公派漢語教師還是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任期一般為1至3年,與之相比,本土漢語教師工作變動幾率相當小,因此便具有了"任期長、流動性小"的重要優勢,這一優勢將有利于各國學校對漢語師資隊伍進行有效規劃與建設。
2.熟悉當地風俗文化。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對于自己國家的風俗文化了如指掌,因此,可以自如地將中華文化及漢語教學融入其中,有效開展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漢語教育。
3.熟悉當地語言。隨著"漢語熱"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零起點的學生加入到漢語學習的龐大隊伍中。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多數為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因此對于當地語言相當熟悉,這一優勢在漢語教學,尤其是針對零起點學生的漢語教學中表現突出。他們可以熟練地使用當地語言恰當地解釋相關語言現象,和漢語學習者進行無障礙交流及深層次溝通,幫助零起點學生快速向更高漢語學習階段邁進。
4.了解當地教育體系。和輸入型漢語教師相比,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對于當地的教育體系更加熟悉,因此,可以編寫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漢語工具書和教材,可以選用更加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合理組織教學活動。
從目前漢語國際傳播的巨大成果看,很多本土漢語教師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編寫出針對當地教育傳統的本土化工具書及教材,創新出具有當地學生母語特點、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有些本土漢語教師還創辦了漢語學校,提升了漢語國際傳播速度。
因此,大力培養各國本土漢語教師是從根本上解決漢語國際推廣師資短缺問題的重要策略,對其進行培養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目前,海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緬甸曼德勒福慶孔子課堂的42位出生于緬甸的緬甸籍專職教師中,已經有25位在中國境內獲得國際教育學碩士學位,3位獲得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另有3位博士生在讀。除此之外,漢語教材本土化建設也初見成效。如,韓國江原大學孔子學院為了滿足本土漢語教學的實際需要,自編《HSK三級詞匯》、《HSK四級詞匯》等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本土化教材。
"一帶一路"建設正面臨著沿線各國各具特色的復雜國情,隨著海外漢語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本土漢語教師培養必須結合沿線各國的教育實際,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充分體現海外漢語教學特征,從而有效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1.尋求"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對于本土漢語教師培養工作的"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是指在國家層面上對本國語言的輸出傳播和別國語言的輸入傳播相關的政策措施、體制機制、戰略規劃、財政安排、項目策劃、傳播渠道、標準制定、資源建設等進行決策和規定。語言國際傳播中的頂層設計具有明確政策、規范標準、編制預算、組織實施、檢驗監督、褒獎懲罰等功能,對語言傳播具有決定性作用。"從某種層面上看,"頂層設計"就是要尋求"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教育主管機構的全力支持,加大對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的專項資金投入,為本土漢語教師的培養提供更多、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泰國政府于2010年在《高等教育的戰略規劃》中提出,加大力度進行漢語師資培養,提升赴中國留學的獎學金額度,為本土漢語教師提供更多赴中國培訓的機會??梢?,基于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將會有效推動海外本土漢語教師的培養工作。
2.依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才培養需求,建立海內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力資源素質參差不齊,本土漢語教師的培養、本土漢語教材的開發、本土漢語教學法的研討均面臨著巨大挑戰?;诖?,我們應該努力探索沿線國家人才培養的需求,幫助沿線國家建立起海內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鏈,即先由中國國內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漢語教師,再將他們分派到沿線各國去培訓當地的漢語教師,形成堅韌、牢固的海內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鏈。"培養鏈"建立的實質就是"合作"。"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理念,為了加強海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我國應在"一帶一路"合作新格局中,深化與沿線各國的教育合作,充分發揮各地孔子學院作為漢語及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基地的重要橋梁作用,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才培養的形勢需要,積極采取各項有效措施,開展形式多樣的本土漢語教師培訓工作,探索適合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模式,真正成為具有強力造血功能的師資培養基地。2013年緬甸曼德勒福慶孔子課堂與云南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合作成立"緬中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福慶孔子課堂主要負責提供辦學場地、招生,云南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主要負責選派高素質教師,提供海外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的教學資源。這一教師培養鏈的建立,為緬甸本土漢語教師的有效培養開辟了捷徑。
3.積極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策略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政治、經濟、文化、語言特點迥異,我們應該在對其進行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為沿線各國量體裁衣,開展行之有效的本土漢語教師培養模式研究。沿線各國有著不同的文化發展背景、教育傳統及教育特點,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應該將這些重要元素融入其中,只有這樣,研究出來的培養策略才會更加符合沿線各國實際,才會真正助力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目前,關于"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策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見,能夠成為理論依據或者策略指導的研究成果更是鳳毛麟角。"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為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策略的研究提出了挑戰,更為其提供了發展機遇與空間。我們應該緊緊抓住機遇,開闊視野,緊密結合沿線各國不同的教育體制以及目前已經取得的漢語教學成果,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策略的研究開辟新的研究思路,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形成切實有效的研究成果。
4.適當增加中方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的政策支持。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漢語學習需求較高,但是,學習條件并沒有得到足夠的保障。對此,中方應該結合沿線各國實際,積極為本土漢語教師的培養提供政策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的培養源源不斷地提供各項服務,才能為漢語國際教育事業推波助瀾!"外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獎學金項目"是目前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為了支持各國培養本土漢語教師,從而滿足各國對漢語教師需求而設立的。資助對象為非中國國籍的海外高校漢語教師教育專業學生或者畢業后立志成為漢語教師的漢語專業學生。"外國本土漢語教師來華研修項目"是資助孔子學院專兼職本土漢語教師及外國大中小學教師來華研修的重要項目,2017年中國21所高校將會對這些教師提供49個培訓班課程。這些項目的設立,積極有力地推動了本土漢語教師的培養工作。但是,目前"外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獎學金項目"僅僅覆蓋了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家,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而言,覆蓋面有待于進一步擴大。
因此,為了全面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培養,我國應該適時加大相關政策支持力度,讓更多的本土漢語教師從中受益,讓本土漢語教師培養工作根深葉茂!
總之,"一帶一路"建設為海外漢語教育事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及廣闊平臺,我們一定要審時度勢,把握機遇,在"一帶一路"合作新格局中,了解沿線各國獨有的教育傳統及教育機制,分析海外漢語教師隊伍的層次和特點,與沿線各國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資源合作,充分發揮孔子學院的橋梁作用,提升海外漢語教學的政策支持,增加資金投入,努力做好沿線各國本土漢語教師的培養工作,為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新鮮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