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作為發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重要平臺,建構式生態課堂視閾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以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注重學生學習體驗,在豐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全力打造生態化課堂。基于此,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就建構式生態課堂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藝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建構式生態課堂;教學藝術;師生互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一觀點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的導向,應試圖構建一種能激發學生的情感渴望,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使語文學習更有生機和活力的理想課堂,我們將這種理想中的課堂成為“建構式生態課堂”。
1 建構式生態課堂的內涵
“建構式生態課堂”是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依據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學起點符合學生實際,教學目標明確、具體、適切,教學方法與教學資源運用恰當,學習活動設計合理,學生在師生共同營造的適宜的課堂生態環境中,自主學習、互教互學、質疑釋疑、共同建構、遷移運用等,獲得知識、能力與情感協同發展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師生關系民主、和諧,課堂各要素相互促進,協調統一。“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學促教,能學不教。學生在基于自主學習基礎上進行互教互學,質疑解疑,共同建構,遷移運用等。課堂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展開,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動交流中共享,在教師點撥中明晰疑惑與知識結構,在遷移運用中鞏固知識和發展能力,在選擇性學習中發展個性特長,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
2 小學語文建構式生態課堂的實踐探索
2.1 以學生課前自學為起點,互助互學
課前預習是“教”與“學”的橋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根據學習任務單安排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并就相關的內容做好合作學習和交流討論的準備。這樣的生態課堂是切合學生的學習需要的,我們可以這樣安排:
師生談話,布置學習任務。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要點:對照學習任務單,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收獲、學習的方法,分享小組成員的學習經驗。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內討論,嘗試解決疑難問題,小組長梳理出難度較大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組織下開展交流。
如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我設計了如下的“學習任務單”,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1)自主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課文。
①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標出,再讀一讀。 石筍(sǔn sěn)仿佛(fú fó)蜿(wān wǎn)蜒 漆(qī xī)黑 浙(zè zhè)江 盤曲(qū qǔ)而上 ②劃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通過網絡或書籍收集有關“金華雙龍洞”的資料,準備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
(3)作者一行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想一想他們先后到了哪些地方?試著寫一寫作者游覽的路線。
路上→( )→( )→( )→( )→出洞 外洞、孔隙、內洞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簡單的詞語概括一下。
2.2 以有效學習活動為核心,落實雙基
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是打造建構式生態課堂的關鍵,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展。所以在生態課堂中,教師要針對教學重點內容,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必要的檢查、鞏固,以便強化重點,提煉方法,落實雙基訓練。如在教學新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出示生字新詞,檢查讀音、詞義以及詞語的運用情況,并相機追問,與大家分享;學生容易出錯的字,可讓學生提示注意,讓學生上黑板范寫,或做形近字辨析練習等;通過分段朗讀課文,既檢查生字的讀音,又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3 以疑難問題為突破點,引導探究
“建構式生態課堂”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經歷學習的過程,讓他們能主動學習。但是學生的自主不是放任自流,課堂教學中要想真正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就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教師是課堂的舵手,要能掌握前進的方向。教師要在適當的時機出手,體現教師的價值,對各組匯報的疑難問題,教師要適時地介入,巧妙點撥,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讓學生學得更多,更好。
如教學《最大的麥穗》一課時,我這樣進行引導:
(1)靜下心來默讀課文2-6自然段,說說弟子們在蘇格拉底的引導下悟出了一個怎樣的道理?邊讀邊圈畫重點詞句,細細體會。
(2)“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3.結語
綜上所述,建構式生態課堂作為課程改革的一種有效范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評價為驅動,實施的建構式生態課堂。為了更好的提升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在全面分析與把握學生學習狀態、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提升建構式生態課堂的開展效果,為學生的語文學習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