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濤
摘 要: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以應試為教學目的的教學理念,注重體育學科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這才是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師應該關注的核心問題。要想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體育服務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目的。針對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育教學;有效性
一、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教育教學的有效性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也是教學目標完成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從而得到發展,這就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學生對于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掌握程度。由此可見,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對體育基礎知識、運動技能、體能狀況、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所以說,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二、初中體育教師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1.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因材施教
初中階段是學生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的時期。初中體育教師要想真正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因素來設置體育課堂強度及訓練密度。比如,在進行跨欄訓練時,初中體育教師應對學生自身的跨欄基礎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再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安排體育訓練。對于跨欄技術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增加欄架的高度,適當加強訓練的強度,利用挑戰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以此來增強他們體育學習的興趣;對于身體素質不是很好的學生,對他們的跨欄技術要求太高,可以適當降低欄架的高度,體育教師也要加強對這類學生的指導,鼓勵他們挑戰自我,從而增強其體質體能,這樣,學生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不至于失去興趣。另外,初中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授課時,無論對待哪一程度的學生,都要一視同仁,善于發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在他們取得進步或完成某一訓練目標時,不要吝嗇掌聲和夸贊。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學生參加體育訓練的熱情,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2.將趣味教學應用在體育教學中
趣味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將趣味教學貫穿于體育教學過程中。趣味教學是教師將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因素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輕松、自由、民主的環境中開展學習,寓教于樂。趣味性教學要求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前,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開展籃球課訓練之前,可以為學生講述籃球運動員姚明、易建聯通過艱苦訓練獲得諸多優異成績的事跡;在長跑訓練開始前,為學生講述馬拉松比賽的由來——這是發生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的一場希波戰爭,當時雅典人戰勝波斯人,雅典士兵菲迪皮茨為了讓故鄉人民早日知道這個喜訊,最后到達雅典后因勞累過度而死。用一些與體育相關的小故事進行課堂導入,使體育課堂充滿趣味性,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開展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了解到豐富、有趣的文學知識,使體育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化、生動化,奠定了良好的課堂教學基礎。此外,比賽教學也是趣味教學的一種形式,比如,為了訓練學生的長跑能力,可以開展接力賽、對抗賽等比賽活動。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訓練熱情,增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3.利用豐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活動
初中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開展,這同時也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便利,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多姿多彩。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將體育知識與體育訓練融入課堂互動中,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自由、愉快的教學環境。比如,在進行長跑訓練時,可以讓學生在安全的前提下,放學后,以跑步的方式回家,還要鼓勵學生每天堅持,這樣能夠培養學生長跑的耐力。另外,體育教師還可以在周末組織學生到公園或敬老院等地方義務勞動,既增強了學生的體能,又培養了其社會責任感。在進行武術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小組之間共同討論“武術的作用”“學習武術的主要目的”等問題,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便會認識到體育對增強體質、鍛煉意志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開展一些體育競賽,可以是體育知識競賽,也可以是體能競賽,如體育才藝展示、武術表演賽、籃球比賽等,這些多姿多彩的體育活動既豐富了教學形式,又激發了學生參加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其在競爭中提高自身創新能力。
初中階段是學生對體育學科產生興趣的關鍵階段。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這一階段,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及時更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認識到體育學科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傳志.基于變異理論視角下的體育有效教學研究[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
[2]張洪才.新課標下的初中體育有效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1(11).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