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娟
摘 要:當前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高中政治課的教學逐漸成為培養學生政治素養的重要課程,高中政治素養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學習文化知識,將文化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外在行為,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從高中政治課教學學生政治素養培養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生;政治素養;思想政治課;探究
當前隨著教育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在高中教育教學中,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當前社會處于轉型階段,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政治的變革,高中生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和重要力量。對于高中學生來講,要學習基本的文化知識,同時要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要具備必要的政治知識,能夠用正確的立場和觀點看待生活中的政治現象,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
一、政治素養的相關內容闡述
政治素養是個體從教育中或者是政治生活中形成的,能夠充分掌握自身所承擔的責任和權利,能夠將政治意識應用到實際的實踐中,在政治生活中能夠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觀念。對于高中學生政治理念和政治觀念的形成,需要根據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承擔的不同義務中獲得,高中學生通過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將學習到的文化理論知識內化成個人的一種內在情感和外在行為,形成自己正確的政治立場,明確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培養參與政治生活的意識和能力。
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教育教學體制也在不斷進行改革,當代大學生的政治思想也是總體呈現積極向上的,社會國內和國際形勢的不斷轉變,面對多元文化的沖擊和發展,學生的政治素養也呈現不同的發展方向,需要在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方向。
二、培養高中生政治素養的措施
(一)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
對于提升高中學生的政治素養,需要從實際的政治課堂教學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內容,全面推進高中政治課的素質教育,要不斷改變落后的教育觀念,提高課堂效率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注重樹立“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明確高中政治教育不僅是傳授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讓學生能夠從理論知識中獲得更多政治生活技能,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技能。例如,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對于政治模塊知識的學習相對比較枯燥,學生的興趣不高或者是不容易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選擇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案例,多講解一些政治方面的時事問題,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從中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在政治問題方面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促進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政治問題的探究中,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
觀念。
(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在提高高中學生的政治素養過程中,需要通過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培養高中生的政治素養,彌補政治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在進行社會實踐中,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從實踐中獲得相應的知識能力,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實踐中,促進學生能夠更多地理解社會。例如,教師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資源,能夠從實踐中獲得更多的資源,增強學生的生存體驗,社會實踐活動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促使學生的學習渠道多樣化,要增強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強化高中生的社會責任。
(三)改革傳統的社會實踐方式
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政治素養的途徑也比較多,培養高中學生的政治素養需要從政治課堂教學中不斷進行改革,對于每一階段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進行系統性的學習。例如,可以進行課前階段、課中階段和課后階段的“三階段”教學模式,課前教學首先是要學生之間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有利于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課中教學,需要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體會到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和諧和沖突,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能力;課后學習是讓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實踐中,將政治理論知識轉化為相應的政治行為,提高學生政治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在高中政治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教學方式上不斷進行改革,讓學生能夠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實踐中,不斷增強學生的政治判斷標準和政治態度。學生能夠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方向,能夠做出正確、理性的價值判斷。
參考文獻:
[1]李亞鈴.新課程背景下政治課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調適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2]汪梅.高中思想政治課活動教學的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3]李寧.高中生政治素養問題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4.
[4]高玉波.高中思想政治課案例教學法的運用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