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毅君
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沒有興趣的學習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其在小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經過對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分析筆者發現,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對于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喜歡做游戲,抽象能力比較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要對教學方法進行選擇和創新,這樣才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以下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設情境
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其涉及各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有些內容是比較抽象的,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一個相關的教學情境,這樣可以將抽象的教學內容進行轉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創設的情境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要符合他們的心理發展特點,要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內,要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這樣才可以使他們更好地學習。例如:在講解《時、分、秒》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相關的教學情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小明早晨6:00起床,洗漱、吃飯一共花費了30分鐘。小明在7:00出門,經過15分鐘到達便利店,他在便利店買了一支筆。小明到達學校的時間是7:30。這個情境是學生經常會遇到的,因此,教師可以針對這個情境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小明到達便利店的時間?(2)小明從便利店到學校多長時間?(3)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4)6:00、7:00、7:30有沒有其他的表示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上述的幾個問題進行探究和思考。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運用游戲進行教學
就像鳥兒離不開天空,魚兒離不開水一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離不開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地穿插一些小游戲,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游戲中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教學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這樣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知識以及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與游戲進行結合。例如:在講解“表內乘法”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穿插一些小游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九九乘法表”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失敗的學生對其他的學生進行監督,如果他們可以發現一些不明顯的錯誤,那么他們就可以繼續進行游戲。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他們更好地掌握相關的教學內容,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動手操作
小學生的數學建模和直觀想象能力是比較弱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動手操作,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數學建模能力,可以使他們更好地進行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制作一些數學模型,并讓他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展示,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及學習興趣。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是比較緊密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的數學知識,還要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這樣可以使他們發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在講解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如火柴盒、魔方、信封、課本、鼠標墊、粉筆盒等。教師應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創作一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等學生制作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展示一下自己制作的作品,并讓他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作品。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提高了學習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結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過于傳統等等,因此教師要對教學進行反思。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情境,這樣可以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運用游戲進行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袁相林.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5):128.
[2]梁俊聯.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J].學周刊,2014(12):219.
[3]楊桂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7(3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