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為目前教學工作的重點。在小學閱讀課堂的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進一步地得到發展,我們需要從提升學習興趣等方面入手,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立足于目前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課程教育情況,有針對性地、有目的性地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關于如何保證閱讀教學質量的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有效教學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可以說就是閱讀教學,它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文本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提升相關的研究可以說是勢在必行。如果把語文學習比喻成一個姹紫嫣紅的大花園,那么閱讀學習無疑就是其中最為亮眼的一朵奇葩。怎樣才能讓閱讀之花獲得新的生機、怎樣才能保證閱讀的生命之花不斷地綻放,是我們必須要去研究和思考的課題。
一、 從課文找到教學借力點,提升學生閱讀熱情
閱讀教學課堂的提升和發展,就必須要首先從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做起,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教材利用對于學生學習的益處,從課文中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點并且以此為基礎,不斷地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的熱情。教材中的課文安排往往都是涉及內容比較廣泛并且種類多種多樣的,許多優美而具有趣味性的文章都被收納到課本中。具體來說,課本中文章的優點是體現在各個方面的,一些文章由于優美的語言運用被學生們喜愛,一些文章則是由于內容的趣味性或者是內涵的深刻性被學生們所熟知,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地利用好這一部分的內容,就能很好地讓學生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吸引他們投身其中,以極大的熱情去進行閱讀和分析。
舉個例子來說,人教版《雪孩子》是一篇童話故事,文章講述了雪孩子為小白兔帶來了歡樂,幫助它解除災禍,最后自己變成了一朵白云,通篇故事給孩子們留下深刻印象,在我們帶領學生們學習《雪孩子》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文章中無論是對雪景的渲染還是雪孩子和小朋友相處的快樂時光等諸多描寫都非常精致,如“地上白了,樹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而到了后文中發生火災雪孩子去救助一家人的部分,則是以非常深厚濃郁的感情進行了情感的升華,如“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找哇找哇,終于找到了小白兔。”文章最后描寫雪孩子融合情景“飛呀,飛呀……變成一朵白云……”這種滲透到一詞一句中的情感就足以讓學生們感受到閱讀的意義,并且通過閱讀收獲更多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們真正地愿意去閱讀,把閱讀的樂趣挖掘出來。
二、 創設具象化情境,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和情感
我們常常說文章的核心在于其中蘊含的深厚情感,在進行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時,我們就需要注意到這一點,把文章中寄托的情感找出來,以此為前提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這樣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又能夠讓學生們感受到來自文章的情感所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在認知能力和邏輯能力上發展得都并不完全,但是他們對于情感的感知能力確是非常的細膩且敏感的,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能夠讓學生從心底感受到這種情感之間的吸引,而挖掘文章情感的最佳手段,就是創設教學情境。學生們只有在情感受到觸動的時候,才可能會真正地投入到閱讀的學習中去。從目前的教育方式來看,創設情境的手段多種多樣,許多方法可供選擇,組織學生進行實際的表演、帶領學生們觀看相關視頻、以實際的情境作為課堂導入等等,只要我們能夠利用得當,必定能夠取得十分可觀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蝸牛的獎杯》一課時,學生對文中“勉強”一時難以理解,教師也無法講授釋義,此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該詞語,課堂上教師通過設計一個“楊洋睡懶覺,媽媽叫他起床吃飯讀書”的故事情節,隨后讓學生進行現場表演以此展示情境。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理解起來就比較容易了。此外,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地注意學生們的表演或者是情感的波動,第一時間掌握情境發展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接下來課程內容的調整。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情境創設的質量和作用,為學生們提供更加豐富更加直觀的情感觸動,讓他們從心底里感受到來自閱讀的吸引力并且自覺地給予閱讀更多的關注。這種閱讀的自主性正是學生閱讀能力獲得進步的重要一環,也正是我們不斷為之努力的最佳結果,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永遠都是他們發展的重要保證。
三、 融入生活,讓生命之花永恒地芬芳
與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學科相比,語文課程顯然與生活有著更多的交織和關聯,可以說語文就是對生活的思考和體悟,生活之所在即語文之所在,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在語文課程中,我們不能一味地受限于課本和課堂,更多的時候還需要去關注那些活生生存在著的、生命力蓬勃向上的生活。語文學習如果禁錮于課本,那么也就很難達到最佳的教學質量,閱讀學習更是如此,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向學生推薦一些生活化氣息濃厚的閱讀書籍,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和生活的關聯。
比如說,我們在帶領學生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首先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而后讓學生們思考,小蝌蚪之所以千辛萬苦也要找到自己的媽媽是因為什么?讓學生們感受到這份來自于骨肉親情的吸引力,讓他們能夠意識到父母之于自己的重要意義。而后,我們再給學生們推薦一些關于親情的書籍和材料讓他們進行課外閱讀,這樣既能夠加深課堂所學的印象,更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生活中的情感,為學生之后的發展提供可能性。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目前看來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僵化問題嚴重,課堂氛圍枯燥無味,加強閱讀教學工作的研究力度是我們之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提升課堂趣味性、如何保證學生情感發展的完整性、如何讓學生意識到語文與生活的融合,都是我們研究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楊進紅.語文閱讀教學審美體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0.
[2]賀非非.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及其建構[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張禹.有序“有我”有效——談語文教師如何提高閱讀教學能力[D].東北師范大學,2007.
[4]丁寧.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張美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城關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