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外教育界越來越注重傳統民族文化,而高中語文也逐漸將傳統文化導入語文教學中去。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傳統文化全面落實于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一、 高中語文教學融入傳統文化的含義
高中語文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對于培養學生文化素養與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其教學質量被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起到教學和輔導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化素質,讓其能夠更加適應素質教育的教學思想。由此可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教育是非常具備實質意義的。
二、 解析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實際現狀
1. 語文教育工作者不注重培養學生理解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高中時期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所以,教師必須重視所運用的教學模式以及方式。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必須重視并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在學習古詩詞以及文言文時,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對內容的掌握能力,并在掌握具體內容的基礎上正確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融入傳統文化有利于學生深入掌握傳統文化的內涵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但是就目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而言,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翻譯方法以及基礎知識的理解,導致學生不能正確掌握并理解古詩詞以及文言文的背景以及文化內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更難以理解古詩詞文背后所隱藏的傳統文化。
2. 過于依靠古詩文翻譯輔助工具
就目前情況分析,高中語文教學融入傳統文化的方式還是依賴于古典文學作品,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理解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拓展,過于依靠古詩文翻譯輔助工具,從而扼殺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古詩文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并未深入挖掘古詩文的內涵,缺乏自主思考意識,因此導致其不能正確古詩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意義。
三、 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方法
1. 對作者的背景和生活環境高度認識
大部分文學作品的內涵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作者所生活的年代以及作者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因此,在教授文學作品時,必須對作者的背景以及生活環境高度認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悟作者在文學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于學生理解文學作品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唐代李白所著文學作品時,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運用正確方式引導學生利用各種途徑來搜集關于李白的生活時代以及背景資料,每一個階段李白所著文學作品的差異,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巧妙地為學生陳述李白的生活經歷,深化學生對作者的認識。李白所著作品前期以浪漫主義色彩極為強烈,后期詩歌以大氣貫注,有鮮明的個性,奇特的想象,將噴發式的情感寄托于詩歌里面。由此可見,李白每一個時期所著作品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在學習這些具備歷史價值的文學作品時,一定要讓學生了解其生活背景以及人生經歷,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對作品的認識,深刻體會到作者對于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以及蘊含感情的意義。
2. 注重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的進一步深化
我國語文教材中的所有課文都是相關教育單位認真研究,仔細鉆研出來的文學作品,語文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都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傳統文化的魅力。因此,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關注文章中所隱藏的傳統文化,正確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理念的價值觀,以及傳統文化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并根據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傳統文化以及語文價值觀來進一步探究文化內涵,為學生呈現傳統文化的美感。例如在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教師可以巧妙地將文章中作者的贊嘆作為課堂教學的重心,以此來強化學生對傳統音樂美、建筑美以及繪畫美的認識。又比如在學習司馬光的《淝水之戰》,教師可以巧妙地將文章的歷史背景為教學重心,教師可能為學生提供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以及歷史背景,潛移默化中指引學生感悟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通過融入歷史事件以及人物等內容,讓學生體會到文章內容中所隱藏的傳統文化,深化學生對文章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3. 重視思維模式教學
在學習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學作品時,可以根據漢語特有的思維來幫助學生梳理學習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的意義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對《六國論》進行教學時,其文章的開始和結束部分都具體展現了“弊在賂秦”的思想內容,文章所作用額的表達方式是首尾呼應。所以在進行語文課堂授課時,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并引用文章撰寫的思維模式。文章中大部分地方都引用了對偶句式,充分地展現了對稱以及平衡的思維模式,所以在學習這篇文章時,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并指引學生運用正確的思維模式,并解析所利用思維模式具備的特征,全方位了解文章的思維模式,不但能夠最大程度深化學生對文本的認識,更有利于學生更準確的的了解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參考文獻:
[1]魏回春.芻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6(5):103.
[2]劉秀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現代語文(理論研究版),2005(3).
作者簡介:
詹耀平,中學高級語文教師,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