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微課等新型教學方法也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本文擬對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研究分析,希望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微課教學;小學數學;有效學習策略
微課,主要是指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當下,綜合運用多媒體教學與網絡視頻教學等技術,著力改進教學形式、提升教學質效的教學方法。隨著當前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教育越來越向多元化發展,促進了微課等新型教學模式的深入有效運用。
一、 微課教學的價值與優勢
與常規的課堂教學活動相比,微課具有更加高效的傳播手段,能夠制作出更加新穎生動的教學內容,從而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加符合新課程的素質教育教學理念,被廣大師生所接受和認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微課主要有以下幾種特點:
一是形式更加具有新穎性。微課的形式比常規的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可以將一些靜態的事物用動態的方式予以表達,從而加深學生對有關理念的理解和認識;二是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微課特別是視頻微課,通常都是以較短的時間來具體展示某一個或者某一類具體的問題,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單獨提煉并加以演示,能夠更加精準高效并且分層次地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細分表達;三是教學更加具有互動性。借助互聯網平臺,微課具有了師生互動的空間,學生可以通過微課平臺與教師保持在線交流,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加強學生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并有力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 微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現代教育理念,指出教師必須更加深入學生的內心,創建一種能夠讓學生放松心情的學習氛圍,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盡快融入教學的具體活動中。微課教學要發揮應有的作用,充分必須突出其自身特色,通過“短、平、快”的方式,盡可能用較短的時間向學生展示一段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視頻。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教師應當盡量考慮到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特別是他們好奇心強、探索意識旺盛的優點,以及理解力差、抽象思維能力不足的缺點,在枯燥的知識內容中尋找出趣味性的內容填充到微課課件中,從而在教學活動中營造出輕松活躍的氛圍。
例如,教師在講解方程式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公式用動畫的形式予以表現,使學生更加容易對相關概念形成認識并加深印象,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抽象的公式教學,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 課前進行難點提示,提高學生預習的效果
小學數學學習,通常都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功課,從而有助于在課堂學習上提高效率,增強效果。然而,小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很容易對教材中的知識點產生疑惑,也很難把握真正的知識點和教學重點,亟須教師進行指點和引導。此時,通過微課的遠程教學功能,可以幫助學生答疑解惑,為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掌握基本概念和教學重點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預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有許多小學生難以理解“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的意思,即使接受了這一加減法理念,也只是機械地記憶和模仿地應用,不能真正地領悟到其中的數學內涵,更加難以做到舉一反三,從而影響了預習的成效。通過提前制作針對性的“同分母加減法”微課視頻,教師可以重點針對小學生預習過程中的常見難點和問題進行解讀,使學生在預習時通過觀看視頻,將不正確的想法進行糾正,并借助微課提前做好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領悟,從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靈活地運用預習的知識,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面,使學習質量大幅增強。
(三) 課堂輔助開展教學活動,增加教師教學的方法手段
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不僅僅是對數學概念與數學符號的記憶和掌握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對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通過教授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和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還要讓學生通過解答問題、提出問題和相互討論等形式,解決課前自學中尚未解決的疑問,更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培養數學思維的意識,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掌握新的思維技巧。微課的作用,在于輔助教師進行數學思維教學,使學生在教師指點和視頻指導后,經過不斷地自我分析,最終掌握相應的數學方法。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高》一課中,教師可以先結合教材,向小學生講授三角形的高的相關概念,并通過板書將常見的幾種三角形作高并對學生進行講解,然后,再通過微課展示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大量的不同類型的三角形,以及這些三角形的高的畫法,使學生對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印象。接著,教師再帶領學生開始畫高,包括銳角三角形的高,以及直角、鈍角三角形的高,特別是針對后兩者的高與人們日常感觀不太一致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然后再通過一個簡短的、針對性的微課視頻對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高進行平面動態演示,使學生的各種想法得到印證,從而體現出“提問-設想-探究-驗證-拓展”的過程,使教學成效取得最大化。
(四) 課外協助學生進行復習,引領教學內容更加深入
課外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幫助學生復習已經掌握的知識點,還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學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因此在課外的復習活動中,教師通過微課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更加深入的知識點,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系統化,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在課后復習中得到升華。
例如,教學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一道開放題:“計算將自己家的房子墻面重新刷漆,一共需要用多少錢?”這一題目,既包含了剛剛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同時又是對之前學習的加法與乘法運用的溫習。然后,再由教師制作一段微課,通過立體模型將自己家的房屋進行展示,并通過不同的色塊顯示出計算面積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在課后復習中,不僅學會數學知識的計算,而且學會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三、 結束語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有著傳統課堂教學所不及的教學優勢,但終究只能作為輔助手段。小學數學的教學,要始終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輔以微課等其他教學方式,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促進小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
參考文獻:
[1]黃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200-200.
[2]張晶.豐富形式,靈活運用——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1):00026-00026.
[3]趙暉.微課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輔助[J].教育,2016(10):00060-00060.
作者簡介:
梁笑平,廣東省恩平市,廣東省恩平市恩城街道辦事處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