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基礎知識是一個系統化的大整體,其知識框架十分龐雜,涉及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因此如何讓學生合理將這些基礎知識結構化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其對于學生方法的掌握、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拓展等等方面都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本文就將針對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結構對學生的影響展開淺要討論。
關鍵詞:物理;高中教學;基礎知識;知識結構
高中物理知識含量可以說是相當豐富,其內容廣泛涉及了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以及一些其他常見物理知識,其中又涉及了很多的內部細節,所以就目前新課標下高考出題趨勢來看,關聯性強、立體性高的綜合試題越來越成為主流出題走向,學生面對這類問題的時候十分需要對基礎知識結構進行一個立體化的掌握。
一、 熟練掌握基礎知識是解題的根源,也是知識結構形成的必要要求
一切知識結構的形成都基于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一切題目的解答也是對于基礎知識的延伸。在物理課程中,所謂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于一些定理、原理的語言描述與解釋,二是對于公式的變換及其組合運用。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強化概念理解、靈活運用知識一直是每位老師所追求的教學方向,而這也為知識結構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環境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若無法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則無法注重到知識點之間的內部聯系,立體化知識網絡的形成便無從談起,因而更加無法形成堅實完整的知識結構。這無論對于學生的物理課程學習,還是對于今后參加考試解答問題都是一個十分巨大的隱患。
二、 熟悉基礎知識結構十分利于學生的擴散學習
對于課內學習來講,隨著新課改的普遍推行,知識的實際運用、綜合運用、合理運用逐漸成為了主要的出題趨勢,并且在考試題目中也經常會遇到一些干擾條件,對于這些問題學生們不僅要深刻理解題目最終的考查方向,同時需要摸清題目中各個條件之間的內部聯系,并思考如何將這種聯系引導至考查方向,從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需要熟悉所學的所有知識點,同時還應該摸清知識點的層次深度與細節結構,將知識與知識聯系起來。
對于課外知識拓展來講,高中物理知識往往是源自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理現象的,但是實際問題往往不像教材中的題目那樣只涉及單一知識點,通常一個實際問題會引發出一系列的知識鏈,例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靜電問題。靜電可以讓毛發豎立,這其中不僅涉及電學知識,同時還涉及力學知識,由此可見解決現實問題需要學生具備完整的物理知識結構。但是反觀現在的很多錯誤的教學案例,學生的知識通常僅僅用于解決教材中的問題,而教材中的問題常常是針對單一知識點提出的,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間限定了思維的拓展,讓所學物理知識變得局限化,進而導致在今后生活中,尤其是遇到一些綜合性問題的時候無法以正確的方式思考問題,而陷入思維障礙中。
三、 熟悉物理知識結構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
我們日常所用教材是按照知識點難度循序漸進編纂的,其對于章節知識點的劃分也具有很強的參考性,我們以力學知識點為例,如下圖: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力學所包含范圍十分廣泛,可以說涉及了高中所有物理課本中的內容,但是這其中的每一個章節又蘊含著十分豐富的細節內容,圖中每一個力學的分支框架就是對應著一個章節的內容,而每個章節的內容依舊可以拓展出更多的分支,例如質點的運動又可以如下圖展開:
這些分支框架中的內容基本上可以當作一節的題目來參考。
首先,學生們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上述知識結構所表示的內容進行每一章節的知識劃歸,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這些知識的劃歸在聽課、筆記的過程中更加具有的側重點,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運用這些知識的劃歸在課下復習的時候進行必要的自我審查,及時發現知識漏洞并查漏補缺。
其次,在做題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根據物理知識的結構分布對不同的題目進行知識點整合。目前國內考試最主流的出題方式便是跨章節的“大題型”,面對這些問題學生們如果沒有立體化的知識結構體系是很難應對的,這就體現出知識結構的重要性。比如我們經常遇見的電場問題其知識結構如下:
通過這種直觀的知識結構展示,即使沒有學過物理相關知識的人也不難發現,在力學和電場問題中都存在“直線運動”的條目,因此兩個章節的內容通過這種形式出題也就不難理解了,這就為學生更加有方向性的學習物理知識提供了一條更為便捷的途徑。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結構的掌握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各位教師朋友們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應當注意知識點的教學,還應該提升對于知識結構教學的重視程度,從而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質量、提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塔爾布.淺談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結構對解題的影響[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3(9).
作者簡介:劉詠沂,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坎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