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博 史維存 王吉萍
摘 要:隨著網絡的發展,學生的學習途徑和方式也更加豐富,特別是隨著非正式學習模式的發展,更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網絡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學生在非正式學習模式中,容易受網絡的誘惑而迷失學習的方向。本文主要對網絡環境下中學生非正式學習的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網絡環境;中學生;非正式學習;路徑
網絡環境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更豐富的內容,學生利用網絡可以查找到課本上和課堂上無法接觸和了解到的知識,不僅豐富了學生自身的知識內容,同時也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這對知識經濟時代,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網絡內容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以及初中生的信息分辨能力不足和自我管理意識不強等原因,也導致網絡環境下中學生非正式學習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還需要能夠加強對網絡環境下初中生非正式學習路徑的探索。
一、 注重目標設置,提升學生管理意志
網絡環境下非正式學習已經成為了一種大眾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相對于正式學習來說,不需要有穩定的學習時間,學生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但是這種學習方式也需要是有目的、有目標的,而不是隨意的漫游。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和現狀分析可知,當前大部分學生在網絡應用的過程中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娛樂,所以雖然很多學生是為了非正式學習而打開網絡,但是在具體的網絡應用中卻大部分學生都被娛樂所吸引。而要想有效的改善這種情況,還需要幫助學生設置明確的目標。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制定與學生一起發布學習日志的方式,并對日志進行閱讀、評分,將評分高的日志作為優秀日志,通過評分標準的設置,使學生能夠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并在學習中不斷地實現自我優化,同時在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過程中,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認識到自我機制,并在學習中不斷的付出努力,提升學生的意志水平。同時在設置目標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學生的水平,保證目標的設置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學習動力
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些科學類和新聞類的與學習相關的網站或者論壇,鼓勵學生利用這些網絡資源創造學習點,進而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方向,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非正式學習氛圍。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在QQ群、博客空間等平臺成立興趣小組,由學生作為管理者,請教師作為指導,開展自主知識討論,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充滿趣味性,防止枯燥的接受性學習引起學生的反感。同時通過調查顯示86%的學生非正式學習的傾向為感興趣的事物,所以通過這種興趣的引導,更容易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非正式學習中。在非正式學習的交流中,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會更加主動的分享學習經驗,積極的總結和反饋,是小組學習的重要知識貢獻者。而一些學習成績較弱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主要為知識的獲取者,但是通過這些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成績好學生的解答,也能夠實現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結合,進而發揮非正式學習的優勢。而且這種學習模式更容易提升學生的參與欲望和歸屬感,提升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自主性,進而通過非正式學習幫助學生解決一些難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優化知識結構
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中,仍然是以分數的高低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這也使得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導致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硬性灌輸以及題海戰術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中,學生的知識內化難度大,學習效果難以提升,所以教師必須要能夠轉變教育理念,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通過分享、反思以及創新等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知識管理機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時間利用網絡工具和資源解決課堂上遇到的困難。網絡的海量資源能夠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知識,而且相對于課本來說其學習資源不僅豐富,同時形式具有多樣性,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而使學習內容更具吸引力,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同時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內化。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針對重點和難點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上網搜索資料并進行加工整理,同時在網絡上進行討論和分享。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將網絡上查找的資料結合課上學習的內容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成果展示,并由教師和學生對此進行評論。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網絡是學習的重要途徑和有效的工具,從而使學生有意識的利用網絡開展非正式學習。
四、 強化管理,提升學生信息素養
通過調查顯示學生能夠控制自己上網時間的人數占60%,其他的學生則無法控制或者無法確定,所以雖然網絡環境下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便利的學習條件,但是如果學生無法有效地進行自我管理,那么非正式學習可能不僅不會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成效,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使學生沉迷于網絡,所以還必須要加強非正式學習管理。可以采用家長監督和限制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的應用網絡,合理的看待和分析非正式學習模式。此外,還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通過調查顯示學生上網與網友交流時,能夠目標明確地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的人數只有50%左右,其他的學生都無法明確知識的獲取目標,這也表明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較弱。所以教師還需要有意識的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和信息存儲,并合理地選擇有效的信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學習途徑和方式,學生也需要能夠利用網絡積極地開展非正式學習,進而實現對自身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提升。但是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學生在網絡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非正式學習的開展,所以還需要通過目標的設置、學習環境的營造、教育理念的修正以及信息素養的培養等提升學生的非正式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素娜.網絡環境下大學生非正式學習能力培養探析[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4,31(3):142-145.
[2]趙佳男.基于社交網絡(SNS)的非正式學習模式的研究[J].軟件,2014(4):175-177,180.
作者簡介:
姜博,史維存,王吉萍,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