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續善
摘 要:步入信息時代,多媒體設備、云平臺、微信、微博、QQ、直播平臺、幻燈片、微課等詞匯,成為教學領域當前的關鍵詞,特別是在追求成長同步發展的今天,農村地區的教學也要跟隨這一趨勢進行改革,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數學教育亦是如此。主要針對信息趨勢下農村地區初中數學的改革進行分析,為教學同步提供借鑒。
關鍵詞:信息時代;農村教學;初中數學教學
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斷邁進,我國當前進入了城鄉一體全面發展的時期,面臨著信息化社會環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城市教學正在努力跟進趨勢、改革教學,農村地區自然也要了解當前趨勢,迅速革新教學,達成成長教育無差距,才能培養更多的優秀的鄉村人才。本文以農村地區初中數學教學為主題,結合當前的信息化趨勢討論教學優化策略,望能夠為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一、農村地區初中數學教學問題分析
(一)教師群體信息素養不足
在信息化趨勢下,教師群體面臨著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機遇,也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機遇是信息技術發展給教師帶來了更多可用于授課的教學資源,聲音、圖像、影像都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挑戰是對于資源的應用是否合理。眾所周知,我國農村地區的教師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本地教師,其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比不上城市教師的;第二類是支教教師,我國支教教師群體普遍年齡較輕,雖然了解信息技術,但并不具備充分的教學經驗,因此應用并不嫻熟,這會導致信息化教育的優勢無法體現。
(二)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認知不足
教學過程是圍繞學生開展的,目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提升能力,可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是不可忽略的主體,但因我國教學領域長久受到應試思想影響,教師已經習慣了主導課堂,即便是制作電子課件,也以自身的思想為主導,這顯然是不利于教學的,特別是在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逐漸修正學習習慣與思想的新過渡時期,教師的主導心理會讓學生無法擺脫依賴性思維。
(三)授課局限性大
所有課程內容都集中在課上的時間,集中在課本里,這是我國長久以來的教學模式,農村地區更是如此,但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不利于知識滲透的,任何科目的學習,包括數學科目的學習,都應是逐漸滲透的過程,而不是死記硬背的過程,只有轉變教學模式,才能避免學生的思想受限。
二、信息化趨勢下初中數學課堂改革措施
(一)提升教師群體信息素養
信息化教學手段固然是有利于優化教學的,但其作用能否真正體現出來,還需要依靠教師的理解與設計。怎樣的課程內容,需要用到怎樣的教學資源,怎樣的技術才最為合適,教師都要心里有數,數學教學亦是如此。例如,在講到幾何體相關的內容時,教師應當考慮到如何在二維的視角下將幾何體的三維結構展現出來最為直觀,如何體現出幾何體之間的細微差別,這是最為重要的,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快理解,這時便需要教師對3D建模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建立起幾何體的模型,通過不同角度的展示,以及結構的整體透視,學生自然會有更深入的了解,一言蔽之,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應用,因此,農村的本地教師與支教教師都要不斷強化自身的信息素養,對于網絡上新的技術要去積極的了解,并且思考如何能夠將其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有這樣的求知精神,教學質量必然會有所提升。
(二)讓學生主導課堂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的教學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便是教學主體的問題,教師將課堂當成了自己的舞臺,忽略了學生的需求與認知特點,學生自然不會積極地投入課堂,即便是教師了解信息技術,但不去了解學生,也無法很好地應用在課堂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農村教師必須要首先擺正自身的位置,將自身視作一名引路人,視作學生的親人、朋友,去了解他們的需求、特征與興趣,才能打造更好的課堂。就初中生的認知需求來說,學生在這一階段數學學習的最大需求是修正以往依賴性的思維模式,逐漸完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的轉變。因此,教師應當循序漸進地幫助其達成目標。初期可以利用部分圖像或是動畫展示去促進理解,中期可以運用文氏圖、統計圖等非完全直觀的要素去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后期便可以讓學生結合題目去做出圖表,學會化繁為簡。這才是符合學生這一時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式。
(三)突破局限,擴大課堂
任何科目的教學與我們學習走路、學習說話都有一定的共通點,都是需要逐步滲透的,而并不是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定要完成大量的學習內容,將學習內容分塊,拓展,分散在課上與課下,這樣更有利于滲透進學生的生活,信息平臺則正是最有利于知識內容滲透的重要渠道。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教師可以隨時組織討論,讓學生針對不了解的知識點進行提問,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開展翻轉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更有自主性,這正是信息技術的優勢。
綜上所述,我國教學領域當前正以城鄉同步發展為目標在開展教學改革活動,為達成教學改革的目標,城市教師群體在努力,鄉村教師群體也應當審時度勢,通過不斷學習更新自身的知識與技術,注重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與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學會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體現信息化優勢,達成幫助學生建立知識基礎,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目標,這樣才能夠最終逐漸與城市教學達成同步,甚至趕超城市教育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張艷萍.信息技術與農村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的新探索[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7(S1):236-238.
[2]麻曉靜.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助推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一卷[C],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