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桃巴吉
摘 要:美術課程是開發學生智力、發揮學生想象、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課程,然而,要想真正發揮美術課程的教育作用,教師就必須將美術學習與創作的機會還給小學生,使小學生在自探中實現自悟,在自悟中生成自探。在小學生的自探自悟活動中,教師發揮組織、引導、監督作用,保證美術教學可真正啟發小學生的智慧潛能。從創設思考情境、提供自學空間、展開合作交流三個角度,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促使學生實現自探自悟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介紹。
關鍵詞:小學美術;自探自悟;策略分析
自探、自悟是指教師應提供開放性的美術課堂,引導小學生自主探究美術知識的本質,各類美術知識與技能對于美術創作的作用,以及實現美術創作的有效途徑等知識,使小學生在探究中得到創作感悟,從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美術素養。相較于灌輸式教學下的被動接受,大多數小學生都有自我創作、自我開發的愿望,以自探、自悟來組織小學美術教學,可以更好地發揮小學生的創造才能。
一、創設思考情境
“學起于思”,任何有價值的學習活動都應伴隨著一定的思考活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根據美術知識創設思考情境,以情境來引發小學生的積極思考。積極的思考活動是開展自探自悟活動的基礎,小學生的思維越活躍,他們在自探與自悟活動中的收獲就會越多。
在“神奇的口袋”一課中,筆者對繪畫工具進行“變身”,給彩筆、蠟筆、油畫棒穿上漂亮的“外衣”。在講臺上,筆者會用這些“穿著衣服的筆”畫圓,讓學生猜測筆者所使用的繪畫材料。一年級小學生十分單純,部分學生在幼兒園、興趣班的學習中積累了基本的繪畫經驗,所以他們十分興奮地說出了答案。在此基礎上,筆者鼓勵小學生闡述他們喜歡的繪畫工具,同時還要說明理由。而在這樣的問答活動中也可讓小學生自覺思考蠟筆、彩筆、油畫筆的特點與優勢。在“影子的游戲”中,筆者直接為小學生播放了手影舞的表演視頻。小學生對有趣的、變幻莫測、靈動形象的手影感到好奇,許多學生主動跟隨視頻內容擺動自己的雙手,以期得到美觀的手影造型。待學生產生好奇之后,教師再為學生展示影子藝術,引導學生展開美術探究,便可事半功倍。
二、提供自學空間
提供自學空間是指教師應在美術課堂上把握好教師講解與學生探究活動的比例,給小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時間。傳統灌輸法教學的最大弊端就是層出不窮的新知識使得小學生無暇思考,只能照單全收地記錄課堂筆記。而在自探自悟活動中,幫助小學生獲得學習體會與收獲是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提供自學空間變得十分必要。
在“媽媽的節日”一課中,筆者將創作權完全交還于小學生,讓小學生利用美術材料與美術工具,如彩紙、手工紙、剪刀、橡皮泥、水彩筆、油筆等展開美術創作。在這項美術創作中,小學生可充分發揮想象,以自己的媽媽為原型展開合理的想象與創作。有的小學生利用橡皮泥制作了人形模型,有的學生利用剪紙藝術展開了剪紙創作,有的學生則直接利用水彩筆、蠟筆、油畫棒等在繪畫紙上展開了繪畫創作。在這項創作活動中,筆者只為學生提出了一些創作意見,比如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場景創作,以讓畫面變得更加充實、生動;“媽媽”與背景的色彩搭配等。待學生創作活動結束之后,筆者利用投影設備展示了每個學生的作品,要求小學生解說作品,鼓勵他們將這幅作品作為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
三、展開合作交流
雖然自探自悟活動強調“自”,即小學生的獨立學習,但是,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儲備導致他們的思維比較局限、片面。在合作交流中,小學生可從他人的表述與繪畫作品中學會欣賞他人的創作才華,了解他人的思維方式,在思考與對比中內化美術知識,形成美術創作能力。
在“電腦美術”一課中,筆者將4名小學生分在一組,使其以小組為單位學習Windows畫圖軟件的各個功能,利用筆刷工具設計裝飾畫。各個組內成員應有明確分工,如計算機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擔任“技術員”,主要負責幫助全體成員掌握Windows畫圖軟件的筆刷工具的使用要點;想象力高、創造力較強的學生擔任“設計員”,主要負責裝飾畫的造型設計;色彩感悟能力與搭配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色彩組合員”,負責為“設計員”設計的造型填充色彩;美術素養較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需要宏觀調控各個組員的工作職責,做好裝飾畫的構圖,保證畫面的美觀性、和諧性。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可向其他組員學習,學會欣賞他人長處,并在交流中不斷優化自身的美術思維。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本就是一門以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主的課程,教師需重新思考與審視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以自探自悟活動來促進小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路瑤.美術教學中小學生自探自悟能力的培養[J].好家長,2015(28):60.
[2]陸榮華.培養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自探自悟能力[J].新課程(上),2015(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