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發祥
摘 要:作為科學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素質教育要求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理解得更加全面,學生在掌握基本的數學思維能力之后,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學習興趣就能夠被有效激發出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重要性;策略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不僅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更是重點的工作內容。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數學的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思維活動的教學,教學的質量取決于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的思維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擴展和延伸,更好地收獲知識。
一、數學思維的涵義
數學思維實際上就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相關基礎知識后,能夠用自己的方式來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思維能力。數學思想與其他學科的表現形式不同,更具靈活性、創造性和多變性。數學思維將數字和符號表現得更加形象化,學生利用數學思維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數學運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接觸到的數學公式以及運算的定律,都是學生能夠正確利用數學思維的基礎知識。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其邏輯思維能力就能夠開闊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學會總結和歸納,然后通過對問題的一系列分析,對問題進行準確的推理,是一種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策略分析
1.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鍛煉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將回歸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應緊密聯系日常生活,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使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利用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將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得更加生動和具體,推動數學教材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融合。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鍛煉和提升學生運用數學思維和所學知識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形象具體,幫助學生不斷完善數學知識體系。
2.重視基礎知識教學,使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中有效培養和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時期,打好數學基礎是學生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想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和能力,教師就應在平時教學中引導學生重視對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首先,從最基礎的數學概念學習開始就應使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形成的具體過程,掌握數學知識規律,更加有助于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并在平時教學中引導學生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練習。例如,在學習乘法口訣的時候,想要使學生更快更好地記憶和掌握知識,教師就必須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形式使學生真正理解乘法口訣的重要作用和具體運用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口訣改編成小學生更感興趣的兒歌形式展開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習需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中記憶和掌握知識,并且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也更加深刻。并且,在教學乘法口訣的時候,也應運用基礎性知識講解乘法口訣,幫助學生理解和內化新知,讓學生認識到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利用3個6相加等于18,同時還表示3乘以6和6乘以3,變成乘法后就是乘法口訣當中的三六十八。通過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認識到基礎知識學習的重要性,更加有助于學生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
3.引導學生運用數形結合方法解決數學問題,有效訓練和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想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首先教師應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善于將數學知識點互相聯系和總結,同時融入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采用該種思維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具體形象和抽象之間鍛煉數學思維,從圖形和數字結合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內化數學知識,繼而獲得良好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具體化圖形的運用。另外,也應把具體圖形轉化為數量關系,學生通過觀察轉化的過程深入理解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周長公式時,一些教師只是讓學生單純記憶公式,一旦遇到變形題目時學生就無從下手,不會運用公式解決問題。這也說明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公式的含義和本質,只停留在表面,應運用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理解公式的內涵。
參考文獻:
[1]徐志寶,姚磊.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之我見[J].家教世界(創新閱讀),2013(10X):78.
[2]謝鳳清.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路徑探討[J].考試周刊,2017(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