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對化學知識認知程度的不斷提高,化學物質、化學現象、化學變化等已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的融合在一起。為了促進中職化學教學效率的穩步提升,化學教材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便于學生認識生活中化學現象,同時為其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化學學習氛圍。中職化學課程的宗旨,是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化學素養,為其后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文章就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以及價值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引言:
中職化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為中職化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化學知識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系的日益密切,中職化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的聯系在一起,為其化學知識的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由于中職教育生源質量呈現出逐年下降的發展趨勢,很多進入中職院校學習的學生 不僅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而且發展狀態也非常的不均衡,這些問題對于中職化學教學課程的實施,都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中職院校在探索中職化學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充分重視學生課堂教學主體地位,積極的探索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才能實現促進中職化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穩步提升的目的。經過長期的實踐教學發現,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最關注的是與其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化學知識,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到與其日常生活聯系密切的化學知識時,學生不僅學習熱情高漲,而且其學習效率也會大幅度的提升。另外,中職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也是影響學生化學學習效率的主要因素。就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而言,其要求教學內容必須貼近社會、生活,同時將學習情境與真實的社會、生活問題緊密的融合在一起,通過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化學知識掌握解決生活與社會問題的方法。
2、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應用實踐
2.1關注生活現象,整合教學資源
中職化學教學采取的生活化教學方式,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其要求課堂教學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是一味的向學生傳遞教材的內容,而是應該針對教材內容進行持續性的轉化與提升。所以,在生活化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在系統、透徹了解化學教材內容,將教材中涉及到的生活空間,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同時在教學設計時,加強教材與學生現實生活資源的整合力度。人們日常生活中會發現很多無法解釋的現象,這些現象都可以通過化學視角,分析得出答案。例如,針對蘋果汁變色現象的研究。如果將新鮮的青蘋果榨成果汁的話,那么蘋果汁在短時間內呈現出淺綠色,但是如果放置幾分鐘后,那么蘋果汁的顏色就會由最初的淺綠色變為黃色,如果向蘋果汁內加入維生素C藥片粉末并攪拌溶解的話,此時蘋果汁就會再次由黃色變回淺綠色。通過分析發現,在這一顏色變化的過程中主要設計到了Fe2+和Fe3+之間相互轉化的化學知識,也就是說蘋果汁中原有的Fe2+成分被氧化劑氧化為Fe3+,而Fe3+則被還原劑還原成Fe2+。這種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不僅可以應用于與鐵相關的化學知識的教學中,而且同樣可以應用于氧化還原的化學知識教學。這樣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僅為學生通過生活看待化學,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常見生活問題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方式,同時也將化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2.2關注社會現象,突出化學實驗
現實生活中利用化學實驗現象、化學知識進行詐騙的現象非常的普遍。學生怎樣才能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揭示這種騙術呢?例如,近年來在我國頻繁出現的假元寶騙局,就導致了很多老年人上當受騙。正是因為人們缺乏對于黃金特點的了解,所以才為騙子欺騙行為的得逞提供機會。黃金作為一種活躍度非常低的黃色金屬,其大多是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大自然中。再加上黃金不會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出現任何的反應。所以,也就有了真金不怕火煉這一說法。另外,騙子手里的金元寶、金佛像等也是黃色的,其主要是由銅鋅合金等材料合成的。雖然這些材料的表面也是黃色,但是如果遇到鹽酸、硫酸等化學材料的話其表面就會出現淺綠色的氧化斑,同時這些很小的氧化斑聚集到金元寶的表面后,就會使金元寶的表面呈現出淺綠色。
2.3關注生活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在進行《我們身邊的物質》一章中關于空氣污染的教學時,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組了解學校周邊的空氣質量,同時拍攝相關的圖片并寫成文字材料。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學校周邊屬于工業園區,園區內工廠較大、綠化較少因此其空氣質量相對較差。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較少則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各自收集和觀察到的情況,然后要求學生進行思考,空氣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經過師生之間的共同討論后,形成了一致的認識:對于人類而言,雖然空氣是非常重要的物質,但是現在的空氣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接下來,教師要求學生了解哪些物質屬于污染空氣的物質,同時根據所在地區空氣污染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討論有效防治空氣污染的方法。最后,要求學生討論在保護空氣的過程中,我們又可以做些什么。
2.4關注課堂教學,體現人文精神
學生在課堂上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最終還是要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實際上是為了使學生深刻的體會到化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的道理。另外,隨著生活化教學模式在中職化學教學中的推廣和應用,不僅促進了學生化學素質的全面提升,而且激發出了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為其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總之,中職化學教學中的很多知識與人們的現實生活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所以,中職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過程中,促進了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穩步提高,必須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積極的探索生活化教學模式,促進化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的穩步提升。另外,中職化學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有助于學生切身的感受到來自于身邊的化學知識,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化學應用意識的全面提升,而且體驗化學知識的價值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參考文獻:
[1]曹陽花.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價值及運用[J].考試周刊,2017,88:142.
[2]張銳.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現狀及教學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No.40223:147.
[3]陳翠平.對中職化學實驗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新認識[J].職業教育研究,2017,No.10004:58-59.
作者簡介:蘇麗華,1977年01月,女,漢,安徽省六安市人,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中職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