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孫磊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高校校友工作已成為新時期高等院校里重要的一項工作,高校校友是母校重要的社會資源,也是校友會的載體,而新媒體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更是為校友工作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傳輸介質以及廣闊的平臺。高校利用校友工作與新媒體相結合,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為在校大學生學習、實踐、結業、教育等方面帶來了平臺、便捷、信息與資源。重視校友工作對高校發展以及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切實把新媒體與校友工作相結合,投入到高校事業發展當中,才能發揮二者之間的雙向作用,從而更好地進行資源整合,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事業更健全、快速、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校友會;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與全面普及,社會工作與人們生活以及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母校寶貴的社會資源,校友成為高校建設發展與學生教育工作重要組成部分,校友會工作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等特點,校友信息數據龐大,新媒體為高校在全國各地的校友會提供了資源整合的平臺,而校友工作的品牌塑造、信息資源整合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為在校大學生教育工作帶來了多方面的幫助與支持。當代大學生是網絡用戶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直接影響其思維模式以及學習生活,所以要利用新媒體,做好高校校友工作,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當高校校友工作遇到新媒體時代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新興媒體形式,區別于電視、報紙、廣播、雜志等舊媒體之外的媒體,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比如新聞媒體網站、微信、微博運營、直播平臺、軟件等都屬于新媒體。新媒體的互動性、共享性、時效性、廣闊性、豐富性等強大功能,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當中,這種通過互聯網傳播信息的方式,不斷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新媒體將不僅僅是工具、傳播手段,而新媒體即生活,人類的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
2017年3月29日,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數據挖掘和整合營銷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權威發布《2017年中國新媒體行業全景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各大自媒體平臺中,微信公眾號以63.4%的絕對優勢領銜自媒體行業,微博自媒體平臺成為用戶傳播第二渠道選擇,其占比為19.3%。大學生是新媒體應用與發展的主力軍,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追求快速便捷地獲取信息與資訊,微信平臺與微博是他們在生活與學習工作當中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新媒體給高校校友工作帶來了無限可能性,新媒體豐富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拓寬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渠道,所以要利用新媒體做好高校校友工作,發揮其潛在的力量。
二、利用新媒體技術,服務于校友工作
母校是校友的精神家園,校友是母校的寶貴資源,二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校友在畢業以后,便會奔赴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堅守在各自的崗位,展開他們新的人生,并且他們會在各方面與學校保持聯系。校友對學校的發展,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更加注重校友工作,通過各種方法和渠道將校友工作體系服務于學校發展。在互聯網盛行的今天,新媒體為高校學生工作宣傳、資訊、信息、渠道等方面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而許多工作也走向線上線下兩種發展模式并存的趨勢,順應時代發展,我們要利用新媒體技術服務于校友工作,發揮新媒體的特點與功能,將校友工作體系化、規范化、制度化。新媒體時代,我們要搭建校友信息平臺,打造校友工作隊伍,發揮新媒體的功能,將校友信息數據以及聯絡方式渠道進行有效整合管理,傳播于全國各地的校友之間,利用社交平臺溝通、交流,增強其互相之間的緊密聯系。
新媒體所構成的信息平臺已經成為用戶最多、互動最活躍、使用最頻繁、溝通最即時的平臺。在現階段充分利用新媒體的特點,必定成為校友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途徑,也能獲得最大的影響力和實際效果。
三、高校校友工作對高校學生工作的作用
高校學生工作分為生活、學習、生活、工作四個方面,作為母校豐富的資源,校友在不同方面給予學校工作一定程度上的幫助,樹立新媒體思維,提升高校校友工作,深入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新時期的主要工作內容。
校友文化是大學精神在社會中的表征,他是母校和其培養人之間的共同價值觀的體現,也是雙方榮辱與互惠互利發展的有機結合,他通過有效的溝通途徑和交流網絡傳遞,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友活動來得到展示。畢業之后,校友們會選擇不同的就業之路,國企、民營企業、創業、考研,出國等等,在他們不同的道路上,經過社會的歷練,校友們會有不同程度上的發展,有人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有人為國家、社會做出突出貢獻,有人創業成功,他們都是社會的精英人才,以新媒體技術為主,在官方微信平臺以及微博平臺上做好校友的宣傳工作,以校友為榜樣,宣揚正能量,有利于提高在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高校也會將優秀校友畢業之后的成就在校園內、學院內建設成校友墻、校友走廊,以此激勵在校學生的積極性,當然也有校友為感恩母校,激勵學子奮發向上,全面發展,每年專設企業獎學金或著助學金,回饋母校,讓在校學子感受到校友對母校的感恩與關心,讓每個學生以校為榮,以校為家。在每年的獎學金、助學金評比過程中,設立微信投票,專欄介紹校友企業,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提高企業的影響力。
校友是母校十分寶貴的社會資源,高校可以利用校友多方面的資源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就業、實踐、考察機會。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獨立意識、責任意識,好高騖遠,在校期間,很多學生會對自己的人生未來、職業規劃感到危機、迷茫,很多家境富裕的學生,一直對自己有一種優越感,不肯吃苦耐勞,不肯從底層做起,高校利用校友事跡為學生開展名人講堂,宣傳校友奮斗歷程,充分發揮校友先鋒模范作用,給予學生最大的信心與鼓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獨立思考能力。
另外,在校大學生大部分缺少社會經歷,對社會的認知是零碎的、片面的,校友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資源平臺,可以做在校大學生校園內的“咨詢顧問”,校外可以為他們提供企業平臺,實踐、考察基地,應屆畢業生可以考慮到相關校友企業實習,就業。高校為校友提供人才,校友為高校提供平臺,增強雙方的雙向作用。
新媒體技術的功能對校友工作的幫助與意義巨大,用新媒體服務于校友工作,將校友工作對學生工作產生的作用與意義最大化,加強組織建設,不斷擴大社會影響,積極組織全國各地校友會,以校友的力量拓展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勢在必行,搭建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采取線上線下工作方法,在現有體制和制度下,規范新媒體的使用,在做好校友服務工作的基礎上,倡導積極蓬勃的校友文化,傳播大學理念,體現大學精神,為大學生在生活、學習、思想、工作等方面帶來幫助與支持,信心與鼓勵。
參考文獻:
[1]楊茂 鐘蘭嵐,新媒體技術在校友工作中的研究[J].科教導刊,2014(35)
[2]陳學淵,新媒體背景下提升高校校友工作的對策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