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杰
【摘要】人才是第—資源,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把人才建設作為戰略任務來抓,統籌做好引進、培養、使用等各項工作,要堅持有為才有位,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提供機會和舞臺,不斷提高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智力支持。
【關鍵詞】人才:引進;培養;激勵
近年來,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東辛分公司始終堅持把人才建設作為戰略任務來抓,統籌做好培養、引進、使用等各項工作。人才隊伍在逐年壯大的同時,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撐。目前,分公司擁有各類人才252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52人,研究生8人,本科92人,大專90人。
一、創新引進機制。實施招才引智工程
分公司根據人力資源發展規劃,按照“引得進、用得上、留得住、培養好、結構優”的總體思路,堅持“計劃招聘、擇優錄用、專業對口、適當儲備”原則,加強人才引進工作。人才招聘堅持實行公開崗位、公開條件、公開標準和公開結果,紀委、職工代表全程參與監督。通過社會公開招聘以及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2012年以來,公司先后引進全日制大專以上人員97人。這些人才引進較大限度地改變了分公司人才隊伍的文化和年齡結構,為生產區注入了新鮮血液,充實了一線力量。
二、創新培養機制,加快人才培養步伐
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戰略資源的觀念,把培養選拔人才提高到為分公司發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撐的戰略高度來落實。
(一)提升綜合素質
人才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必須創新有利于人才成才的環境和培養機制,克服“重使用、輕培養”的傾向,分公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一是開展師徒結對助成長活動,以“師帶徒”活動為切入點,做好“傳、幫、帶”工作,加快培養青年人才和一線人才。截至目前,師徒結對98對,其中有8對優秀師徒先后獲得農發公司工會表彰,有15名徒弟獲得分公司表彰,有25名優秀徒弟經考核提拔到上一級工作崗位。二是堅持集中學習培訓制度,邀請揚州大學、兄弟單位專家教授授課,每年舉辦各類農技、財會、農機操作培訓班25期,參訓率達100%。三是堅持選派優秀中青年干部到高校深造制度,近年來,先后組織210名中青年干部到浙江大學、揚州大學、淮陰工學院、市委黨校、南京干部管理學院進行學習培訓,培訓合格取得相關證書后報銷學費,并給予食宿補貼。通過學習培訓,不斷提升中青年干部綜合素質。
(二)創新培養方式
把人才引進來是第一步,關鍵是留住人才,尤其是留住剛畢業的大學生。首先是通過事業留人,根據大學生所學的專業,安排相關崗位,堅持人盡其才,適時、合理、恰當地使用人才。2012年至今已有8名大學生走上公司中層管理崗位。其次是抓好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加強對基層管理人員和農機駕駛人員的培訓和使用,按照“農技化+農機化”的模式進行培養,利用春季、秋季和冬閑時間大規模開展農業技術、農機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培訓,將農機服務總站50名農機駕駛員和農機具全部劃分到各生產區,由生產區統一管理,人員、機械的利用率顯著提高,國有農機作業量占比由原來的5%上升到10%。
(三)創新用人機制
堅持有為才有位,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提供機會和舞臺,大力從生產一線中挖掘和培養本土人才,對德才兼備的優秀者,加大培養力度,搭臺子、給位子、壓擔子,使之盡快成長為分公司發展的棟梁之材。2018年對面積較大的大隊實施劃小核算單元、切塊管理,聘用20名年紀輕、懂管理的協管員作為核算單元負責人,每人負責至少900畝集體經營面積,與隊長同管理、同考核,年終根據經營業績享受相應的經濟待遇、政治待遇。始終堅持人才下基層、基層出干部的用人導向,提倡和鼓勵新進人才到生產的第一線去。選派8名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年輕干部到生產區掛職鍛煉,1名年輕農業技術員到大隊負責500畝土地生產經營管理,幫助他們了解基層、服務基層,豐富工作閱歷,積累群眾工作經驗。
三、創新激勵機制,推進人才脫穎而出
(一)解決后顧之憂
近年來,引進的人才大多為外地人,且剛參加工作,收入低、吃住困難,個別大學生往往經不住考驗而出走。針對這一情況,分公司一方面積極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每人配備一問空調、生活設施齊全的住房,每月補貼生活費300元,并安排專人負責抓好生活伙食,保證他們有—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為他們牽線搭橋,解決個人生活問題。先后有20人在農場喜結良緣、安居樂業。再則是定期召開座談會,分公司經營班子堅持參加,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了解他們生活、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心理的關愛,感情的關懷,讓他們充分感到溫馨,定下心來干事創業。
(二)提高薪酬待遇
為留住人才,分公司出臺薪酬激勵政策。凡是新引進的人才,半年試用期后經考核合格,初定職級為一般管理人員級,基薪待遇根據學歷等級確定,全日制研究生學歷享受中層副職基薪待遇,大學本科學歷享受基層正職基薪待遇,大專學歷享受基層副職基薪待遇。同時,對取得與從事的崗位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專業技術職稱資格的,給予一定的崗位職稱津貼。
(三)建立人才儲備庫
通過明確責任、細化指標,最大限度地保證實績考核的客觀陛、公正性和準確性,激發各層面人才創新工作的熱情。年度經營畝效益在分公司前18名或在生產區前2名的隊長,列入中層人才庫考核管理;品德好、有業績、年紀輕、懂管理的協管員列入基層人才庫考核管理。原則上中、基層管理人員從人才庫中產生,人才庫實行動態管理,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不再進人人才庫。